[发明专利]制备聚合催化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0921.3 | 申请日: | 2007-10-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5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发明(设计)人: | M·P·麦克丹尼尔;K·S·柯林斯;E·A·本哈姆;W·B·比尤利尤 | 申请(专利权)人: |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0/00 | 分类号: | C08F10/00;C08F4/69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赵蓉民;张全信 |
地址: | 美国得***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聚合催化剂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催化剂组合物。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制备聚合催化剂组合物的方 法,该组合物包括载体和一种或多种金属。
背景技术
聚合催化剂在本领域是已知的,但是制备这些催化剂的方法可能具有各种缺点。 聚合催化剂制备方法的改进能够降低与催化剂生产有关的费用并改善方法的经济。因 此,一直需要开发制备聚合催化剂的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是一种方法,其包括将供体载体与受体载体接触,产生混合物,其中 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磷铝酸盐、氧化锆、二氧化 钛、或它们的组合,以及加热该混合物,以产生聚合催化剂,其中金属或含金属化合 物从供体载体迁移至受体载体。供体载体可以通过与含铬化合物接触而形成。供体载 体在与受体载体接触之前,可以不被加热至等于或大于200℃。供体载体在与受体载 体接触之前,可以已经被加热至等于或大于200℃。供体载体可以具有在大约10 m2/g至大约1000m2/g的范围内的表面积。
含铬化合物可以是水溶性化合物。含铬化合物可以是烃溶性化合物。以原始催化 剂的最终重量计,供体载体可以包括大约0.0001%至大约15%的铬。
受体载体可以是新鲜的载体。受体载体可以不包含有效量的聚合催化化合物。受 体载体可以具有在大约10m2/g至大约1000m2/g范围内的表面积。
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可以以大约1∶1的比例接触。接触可以通过干燥供体载体和 受体载体的混合物来进行。接触可以在固定床或流化床中进行。
加热混合物可以在大约400℃至大约1000℃的范围内。与供体载体相比,聚合 催化剂可以具有增加量的六价铬种类。
本文公开的是一种方法,其包括将包含活性和非活性金属种类的供体载体与受体 载体接触,其中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磷铝酸盐、 氧化锆、二氧化钛、或它们的组合,以及使非活性金属种类从供体载体移出,以在受 体载体上形成活性金属种类。非活性金属种类可以是Cr(III),活性金属种类可以是 Cr(VI)。与包含充分饱和量的聚合活性化合物的其它类似受体载体相比,该受体载体 可以包含部分量的聚合活性化合物。
本文公开的是一种方法,其包括将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接触,以产生混合物,以 及加热该混合物,以产生聚合催化剂,其中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基本不含二氧化硅。 供体和受体载体可以选自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磷铝酸盐、氧化锆、二氧化 钛、或它们的组合。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于实施例1的样品,活化后余下的Cr(VI)量作为最初铬负载量的函数的 图。
图2是对于实施例2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图3是双管活化器的图解。
图4-6是对于实施例3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图7-8是对于实施例4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图9是对于实施例5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图10-13是对于实施例6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图14-19是对于实施例7的样品,Cr(VI)的保留率作为活化温度的函数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公开的是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其包括将供体载体与受体载体接触,产生混合 物,以及加热该混合物,以产生聚合催化剂,其中金属或含金属化合物从供体载体迁 移至受体载体。供体载体可以通过将一种或多种金属(如铬)含金属化合物与基础载体 (如二氧化硅)接触而形成。受体载体(例如二氧化硅)可以是与供体载体的基础载体材 料相同的载体材料或不同的载体材料。供体载体可以包括金属种类(例如活性和/或非 活性种类),使得一旦供体载体与受体载体接触,所有或部分金属种类(例如活性和/ 或非活性种类)得以移动并从供体载体转移至受体载体,其中此移动的并转移的金属 种类可以是活性金属种类。结果是,供体载体和受体载体都可以包括有效量的一种或 多种活性金属种类,以催化一个或多个反应。各催化剂组分和制备催化剂的方法在本 文进行详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未经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0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步履式水平定向钻机
- 下一篇:一种重氮感光胶热稳定性和光化学活性的调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