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纤维束处理的轴流开松机有效
申请号: | 200780101348.8 | 申请日: | 200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2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马里奥·马舍雷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佐里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4 | 分类号: | D01G9/04;D01G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金霞;田军锋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纤维 处理 轴流 开松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纤维束的轴流开松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为了由纤维获得纺织纱线,纤维必须经过许多道工序,以便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垢,将纤维对齐并拉直。这些工序加工出纤维条,随后在例如纺纱机上加工从而获得纱线。
通过不同机械来执行不同工序,因为为了获得理想的结果,这些操作需要以越来越强的方式重复执行很多次。
特别地,例如为了处理纤维,成捆的纤维由并条机拉紧,从而获得由空气气流输送的纤维束。
然后,在纤维束进入轴流开松机之前,在机器中加工纤维束以去除杂质,例如混合在纤维束中的石块或非铁物质;在轴流开松机中,纤维束被初次开松和分离杂质。
接着,纤维在水平开松机和梳理机中受到进一步清洁、对齐和拉直,从而产生纤维条。
当前,迫切需要制造适于加工越来越大量纤维的纤维处理线。
然而,为了增加能够加工的量,设计具有工作宽度、直径或长度成比例扩大的开口式导纱钩(opening hook)的新机器、或者增加机器的数量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们的生产已涉及到相当大的技术困难和加工困难,并涉及因尺寸造成的空间问题以及加工后的纤维束成本高和质量低的问题。
轴流开松机的设计已证实特别重要,因为它是处理线上开松成束纤维并清除粗糙杂质的第一台机器。
纤维束从轴流开松机中出来的情况对所述开松机下游进行的加工的效率有重要影响。
特别地,可以理解,流到开松机的较密集的纤维流造成输出的纤维束仍然受到杂质污染并且严重缠结,因此不能在下游的进一步处理中实现令人满意的良好结果。还可以理解到当输入的纤维较多时,输出纤维束的物理特性会不均质。
相反地,可以看出,向开松机输入的纤维较少会使得加工后的纤维束质量较好,它们的特性也被证实较均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一种用于处理线的轴流开松机,其适于消除现有技术状态下的已知问题并满足上述要求,尤其是在处理高输入的纤维时保持加工后纤维束的高质量和它们特性的均质性。
根据以下权利要求1制成的开松机可以实现这种目标。从属权利要求描述了实施方式的变型。
附图说明
从根据下列附图的、以象征性而非限制性示例方式给出的以下说明中,根据本发明的开松机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明显,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变型的开松机的侧向纵截面图;
图2示出了图1的开松机的纵截面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剖面线III-III绘制的、图1中开松机的横截面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2中的剖面线IV-IV绘制的、图1中开松机的横截面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变型的开松机的侧向纵截面图;
图6示出了根据图5中的剖面线VI-VI绘制的、图5中开松机的横截面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变型的开松机的侧向纵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附图标记1均表示用于纤维束处理的组件,该组件构成纤维处理线的一部分。
所述组件包括用于输送待加工纤维(如来自并条机的纤维)的供给管路2。
组件包括适用于将含尘空气与纤维分离的供给装置4。例如,通过容纳在所述装置4中的风扇施加的抽吸而将待加工的纤维F朝装置4输送。排气管6从装置4伸出,从而将吸入的含尘空气A排出。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变型,风扇容置于装置4的外部。
另外,组件1包括位于供给装置4下游的轴流开松机8,该轴流开松机包括将其与所述供给装置4相连的输入管10。
输入管10大体沿着进入线X延伸,该进入线X大致位于相对于开松机所在地面T的垂直位置。
优选地,开松机8包括箱状外壳12,输入管10朝外壳12输送待加工的纤维。
根据实施方式的优选形式,输入管10包括初始段14,该初始段14具有例如从上游到下游——即在所示组件中从供给装置4朝开松机外壳12——线性减小的横截面。
开松机包括容纳于第一隔间18中的第一开松机辊子16,该第一开松机辊子是机动的并适合绕第一旋转轴线Y转动。
第一辊子16设有沿着其侧向表面分布的第一开松装置,该第一开松装置适合缠卷纤维束从而在拉纤维束时将其开松。
例如,所述开松装置包括从辊子的侧向表面伸出的多个栓钉20,所述栓钉20具有直线的、分散的(fractioned)、或者分岔的方向,从而具有多个尖端。
优选地,栓钉20沿着绕辊子侧向表面描绘的虚拟螺旋线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佐里股份公司,未经马佐里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13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经处理表面的方法和真空等离子体源
- 下一篇:散热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