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硬质旋转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80102089.0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97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下田阳一朗;福田斡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OSG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3C5/10 | 分类号: | B23C5/10;B23B51/00;B23C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李丹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硬质 旋转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质旋转刀具,且具体涉及一种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硬质旋转刀具。
背景技术
已知有所谓的“用后可扔型”切削刀具,其用于该切削工具的具有切削刃部分的可拆卸尖端可安装在杆的端部上。用该工具可实现显著的节约,因为当尖端磨损时,仅需要更换该尖端,而杆可再使用。例如,已知钨钢切削刃结构,其中设置在刀头(尖端)底部内的螺纹轴螺纹连接到设置在杆端部内的母螺纹部分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对于具有这种结构的刀具来说,在刀头用硬质合金制成的情况下,例如,切削刃部分和螺纹轴由切削硬质合金(实心)件制成。
专利文件1:日本注册实用新型第3132125号
但是,由硬质合金件制成的螺纹轴的韧性可能会较低,且靠近螺纹开始位置的部分尤其薄且容易断裂。因此螺纹轴在插入期间或切割期间可能断裂。因而,设想出其中切削刃部分和螺纹轴分别用制成具有不同硬度、并然后通过钎焊彼此连结的方法。但是,由于切削刃部分和螺纹轴具有不同的硬度,可能会降低连结的整体性,且当刀具用于机械加工时,由于不同的硬度可能会降低稳定性和精确性。此外,由于钎焊是需要技巧的技术,所以钎焊在需要缩短和简化制造过程的现场环境中可能是不合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本发明,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多件硬质合金牢固结合的硬质旋转刀具。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进行切削的硬质旋转刀具,特征在于该硬质旋转刀具包括杆形支承部分和结合到支承部分前端的切削刃部分;杆形支承部分和切削刃部分中的一个是由硬质合金制成的烧结体;杆形支承部分和切削刃部分中的另一个是由硬质合金制成并在低于所述烧结体的烧结温度的温度下预烧结的预烧结体;以及烧结体和预烧结体烧结在一起形成结合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硬质端铣刀1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硬质尖端20的平面图。
图3是硬质尖端制造过程的流程图。
图4是示出其中在插入过程(步骤S31)中将支承部分中间体40插入切削刃部分中间体30的插入孔31内的状态的视图。
图5是示出在最终完全插入过程(步骤S32)中完全烧结的尖端中间体50的状态的视图。
图6是图5中所示双点划线W所圈住区域的电子显微镜图(放大5,000倍)。
图7是图5中所示双点划线W所圈住区域的电子显微镜图(放大10,000倍)。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解释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硬质端铣刀1。在以下解释中,术语“硬质”是“硬质合金”的简称,且是指已通过粉末冶金(加热和硬化)形成的碳化钨和钴的合金。一般而言,所含的钴的比率越低,合金越硬且越耐磨损,但合金的韧性降低且合金变得更脆。相反,所包含的钴的比率越高,韧性和抗弯曲性越高,但耐磨性降低。
首先,解释硬质端铣刀1的结构。如图1所示,硬质端铣刀1包括圆柱形柄10和螺纹连接到柄10前端内的硬质尖端20。换言之,硬质尖端20是可在柄10的前端内进行更换的可分度型(indexable)刀具。此外,柄10用高速钢浇铸成单件,高速钢是铁基的合金。在柄10的前端内,形成有螺纹孔11,该螺纹孔与柄10本身同轴,且其中未切出母螺纹的内周面12形成在柄10的前端侧面内。
相反,硬质尖端20由硬质合金制成。硬质尖端20通过下文描述的制造过程制成。如图2所示,硬质尖端20包括切削刃部分21,该切削刃部分21是短圆柱形,具有形成球形的前端和从切削刃部分21的圆柱形底表面中心突出的杆形支承部分22。切削刃23通过切入切削刃部分21的尖端的外表面而形成。
可拧入柄10内螺纹孔11内的公螺纹24形成在支承部分22的外周表面的后端侧面上。因此,当硬质尖端20的支承部分22拧入柄10的螺纹孔11内时,支承部分22的公螺纹24拧入螺纹孔11内部的螺纹内,且在支承部分22前端侧面处没有公螺纹24的外周面25沿在螺纹孔11的前端侧面的内周面12滑动。因此,硬质尖端20牢固地固定到柄10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SG株式会社,未经OSG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80102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热控制的用户接口装置
- 下一篇:用于制造传动带的横向元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