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质材料的密封条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0140.3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黄怡建;肖建斌;陈占勋;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阳市万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3/10 | 分类号: | C09K3/10;C08L23/16;C08K5/24;B29C47/92;B29D29/00;F16J15/10;C08K3/00;C08K5/47;B29L3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353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元乙丙橡胶 基质 材料 密封条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制品,尤其是关于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质材料的密封条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辆、地铁、设备、建筑用密封条的基质一般有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丁橡胶(CR)、聚氯乙烯(PVC)等,但它们的使用条件不尽相同。如PVC材料:价格低,工艺成熟简单,但因为它存在着老化性能差、不耐热、不环保等缺陷,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从立法上对PVC的使用加以限制。而国内的PVC也仅限于要求比较低的设施上使用。而CR的耐热、耐油、耐燃性均优,作为结晶橡胶,CR具有自补强性,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力学性能。但国内生产的CR胶在加工上存在着很多缺陷,贮存受到一定限制。国外的CR胶价格十分昂贵。在使用上存在着巨大的价格压力,且CR胶中含有Cl-,因而对人体和环境有一定的危害,因此其使用前景也受到一定影响。EPDM是一种饱和橡胶,具有优良的耐热、耐天候和电性能,且价格适中,工艺成熟,是汽车、船舶、铁路、电气设备的首选材料,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密封条基质。
目前国内的EPDM橡胶密封条的使用功能仅限于密封,还没有考虑到阻燃、环保等其他因素。在欧盟,所有的橡胶制品已经要求不含亚硝胺、卤素、重金属等,但还没有对阻燃这一因素加以规定。但在美国、欧盟对地铁、建筑用门窗密封条则强行要求阻燃,这些密封条的基质大多为PVC、CR及其他热塑性橡胶制成,不符合现行的环保要求。目前的密封条行业存在着各个行业要求不统一的现象,阻燃不环保,环保不阻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以三元乙丙橡胶作为基质材料的密封条及其生产方法,使其具有既有环保性能又有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三元乙丙橡胶为基质材料的密封条,其组成包含以下组分(以wt.%表示):三元乙丙橡胶:26%、氧化锌:1-1.5%、硬脂酸:1-6%、聚乙二醇0.5-1.6%、氢氧化铝:10-32%、硼酸锌:5-16%、磷酸脂:3-16%、碳黑:7-20%、石蜡油:7-21%、氧化钙:2-5%、硫:0.25-0.5%、促进剂:0.65-1.5%。
上述的促进剂是二丁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19%、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0.06%、二硫化四基甲秋兰姆0.03-0.08%、四硫化双五亚基甲秋兰姆0.08%、硫醇基苯异噻唑0.12%、N-环己基-2-苯并噻唑次磺酰胺0.16-0.97%。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1)混炼:按以上配方将三元乙丙橡胶、氢氧化铝、硼酸锌、磷酸脂、炭黑、石蜡油、吸湿剂、硬脂酸、聚乙二醇、氧化锌在捏炼机中混炼,调节:冷却水压力0.4-0.6MPa、气压0.6-0.8MPa、混炼时间600秒,待混炼胶的温度到135℃时排胶;
2)压片:在开炼机上将混炼胶压片冷却,停放24h;
3)加小料:按配方要求将称取上述需用的胶料,在开炼机上再加入硫和促进剂并将其均匀分散,薄通三次出片。
4):挤出:
a:将挤出机的螺杆温度设定为35℃、一区40℃、二区40℃、三区45℃、机头50℃;
b:上好口型板,先慢速加料,逐渐将转速增加到20r/min;
5)硫化:
a:将加热箱的温度分别调为一区250℃、二区280℃、三区280℃;
b:调好挤出和输送速度同步。
c:打开微波二节,电流3A.
6)冷却:将硫化好的产品经过水冷定型。
上述步骤3)中的促进剂为BZ、PZ、TT、TRA、M、CZ。
三元乙丙橡胶是一种饱和度极高的橡胶,它的分子结构决定其具有很好的耐天候和耐热性能。为了保证胶料的力学性能和挤出性能,增加了大量的填充炭黑、油和阻燃剂,这为改善阻燃性能和压出性能提供较大的选择空间,同时宽的分子量分布又为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提供有利条件,因为低分子的存在使得橡胶的内润滑增加,便于压出,使得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统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阳市万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丹阳市万奔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0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附件单元和照相机系统
- 下一篇:GPS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