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绿色食物农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1156.6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5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邹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如 |
主分类号: | A01N65/00 | 分类号: | A01N65/00;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9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食物 农药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农药应用领域,特别是用于水果、蔬菜和经济价值高的作物防止病虫害 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化学农药的危害性不仅仅是严重污染环境,危及人类健康及生命而且对害虫产生了严重 的抗药性。据统计目前有抗药性的害虫已有1000种,特别是近几年来,棉铃虫、蚜虫、小菜 蛾、斜纹夜蛾等多发性害虫对有机菊酯类、有机磷类化学农药的抗药性增加了几百乃至数千 倍。1993年我国农业部对害虫抗药性监测结果,棉蚜对有机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已比自然环 境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危害蔬菜的抗药性小菜蛾、甜菜夜蛾已成为世界性的防治难题。在中 国,棉铃虫、稻飞虱、甜菜夜蛾等害虫已成为很难防治的农业害虫了。化学农药的另一危害 是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量增加,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对19个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全 世界每年大约发生300万起化学农药中毒事件,其中急性中毒事件约50万起。75%的中毒死 亡事件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中国农药污染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食品中农药检出率高 达90%以上。中国每年因发生农药中毒事件,造成伤亡的人数越来越多。
代替化学农药的将是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具有安全、无毒副作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 大力发展生物农药已成为必然的趋势。生物农药也是绿色食品生产的重要保证,发展无公害 农业,生产绿色食品是中国发展目标之一。在我国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中已明确规定,AA级绿 色食品生产要使用生物农药。在今后几年,占我国农药使用量70%左右的5种剧毒化学农 药将会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低毒生物农药。作为绿色食品生产重要保证措施的生物农药, 也是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武器。生物农药,是直接利用生物产生 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提取物作为农药,包括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天敌生物农药等。与化 学农药相比,它防病虫害效果好,对人畜无毒、不污染环境;不杀伤害虫的天敌和有益生物, 保护生态平衡;其生产原料和有效成分属产物,害虫和病害难以产生抗药性。滥用抗生素人 会耐药,水稻、小麦、棉花等农作物也会残留抗生素。未来几年,开发生产低毒、高效的绿 色农药——生物农药,有望“取代”40%的化学农药,成为农药王国的“主力产品”。
本发明是使用植物源组合物提取物制备的食物农药,它不仅对人、牲畜和食虫鸟类无害, 而且还具有一定抗霉菌作用和杀虫效果、特别是对咀嚼式口器的害虫有非常好的拒食作用, 可广泛应用于蔬菜、茶叶、中药材、花卉、水果和高价值的农副产品方面,有食用安全,杀 虫效果显著等化学药品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与本发明人CN2007101662589的组合物有共同点,都使用植物源提 取物作为本发明的杀虫活性成分,但本发明与CN2007101662589不同之处,是本发明在原专 利中进行了改进,重新筛选A和B组合物,这些组合物是对人或动物无毒的中药,用这些中 药组合物提取后制成的生物农药,实际上就是利用中草药组合后的生物活性成分。这种生物 活性是用一种溶媒提取出来。本发明使用A和B组合物配方的初期是应用于人或动物或鸟类 消炎解毒。经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这种组合配方提取物还具有显著的抑制害虫进食的作用。 用本发明的组合配方提取物研制成的一种“绿色无毒食物农药”,首先对人、生畜和鸟类无毒 害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对害虫无耐药性。
使用植物提取物作为有机农药,在中国已有很多应用,如使用鱼藤提取物用来防治蚜虫、 菜青虫、茶毛虫等;用油茶饼粕提取物用来防治红蜘蛛、锈壁蟥、稻飞虱等;用楝树叶、枝、 皮提取物杀虫等;用雷公藤提取物杀虫;用辣椒提取碱、用樟树提取物和用苦皮藤提取物等 杀虫。但是使用本发明的复方组合物提取的活性成分作为一种对人、动物、鸟类可以食用的 杀虫农药,还未见报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如,未经邹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抗冲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