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戊菲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1300.6 | 申请日: | 200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奎植;孙炳熙;夫龙淳;孙准模;朴商勋;李志勋;白云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G61/00 | 分类号: | C08G61/00;C09K11/06;H05B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戊菲基 化合物 使用 有机 电致发光 装置 | ||
本申请是中国发明申请(发明名称:环戊菲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申请日:2004年9月30日;申请号200410099502.0)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戊菲基化合物和一种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环戊菲基化合物和一种使用该化合物作为有机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常包括阳极、有机发光层和阴极。在有机发光层中,阴极的电子和阳极的空穴再结合形成激子,当激子变成基态时,产生电致发光。
Eastman Kodak公司开发了具有多层结构的电致发光装置,这种多层结构包括喹啉铝复合层和三苯胺衍生物层。这种多层结构装置的开发使选用低分子量分子形成有机发光层成为可能,并能使发光具有从UV区到IR区的宽波长范围。
基于共轭聚合物聚亚苯基亚乙烯(下文中,简称PPV)的EL装置的开发最初是由英国剑桥大学通过湿法涂膜工艺(Nature,vol 347,539,1990)实现。后来,Covion Co.开发了一种新的PPV型聚合物,它溶于有机溶剂并且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和发光效率。同样,Dow Chemical Co.开发了一种比PPV型化合物具有更好性能的发光层成型材料聚芴化合物。特别地,聚芴化合物作为蓝色发光聚合物是一种有前途的材料。由于激基缔合物(excimer)是由聚芴结构的侧链产生的,因此聚芴化合物仍然需要进行更多改进,特别是色纯度。(见美国专利号5,900,327)。为了改进聚芴的色纯度,开发了多种发光材料,其中包括美国专利号5,621,131中公开的聚螺芴和美国专利号5,763,636中公开的螺二芴或含有杂原子的螺芴。
然而,采用现有发光材料制造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在效率、色纯度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具有环戊菲结构的环戊菲基化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这种化合物具有改进的发光效率、热稳定性和色纯度。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式1表示的环戊菲基化合物:
[式1]
其中X是碳、氮、氧或硫,当X是碳时,a和b都是1;当X是氮时,a和b中的一个是0;当X是氧或硫时,a和b都是0。
R1和R2各自独立地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杂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氧基、或者R1和R2互相连接形成饱和或不饱和的C3-C30环状体系。
R3、R3′、R4、R4′、R5和R5′各自独立地选自:氢、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氨基、氰基、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3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3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芳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杂芳基;和
m是2-5000的实数。
环戊菲基化合物还可以含有亚芳基(Ar)重复单元,并且用式2表示:
[式2]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SDI株式会社,未经三星SDI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