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转发电子邮件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522.8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2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J·K·威尔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静;李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转发 电子邮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经由电子邮件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大多数家庭和几乎所有的商务中广泛接受的通信形式。拥有计算机的绝大多数人经常使用电子邮件来通信,每天有上亿的电子邮件消息被发送。常常某人在接收到电子邮件并且在阅读它之后,想要将它转发给另一人或一群人。用常规的电子邮件应用转发电子邮件需要用户点击“Forward(转发)”按钮(或者其它这样的控制)并且在“To:(发送给:)”字段手工输入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这不是十分困难的过程,尤其是在收件人的电子邮件地址处在用户的电子邮件应用的地址簿中的情况下。然而,每次做这件事都要花费用户一小段时间,比如,总要从几秒到多至一分钟或更长的时间。对于恰巧不在用户的电子邮件应用的地址簿中的电子邮件地址来说,可能要花费比这长得多的时间。如果用户处在需要将接收于电子邮件中的信息集中转发给其他用户的位置,则这些小段的时间可能加起来达到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例如,管理或协调项目的用户经常接收许多或者甚至上百封来自很多不同来源的输入电子邮件,必须每天阅读这些电子邮件并且将其转发给适当的人群。另一典型的场景发生在当新人加入现有项目,并且某人的任务是将所有相关的电子邮件转发给那个人以便他们可以赶上该项目的进度时。
使用常规系统来转发电子邮件可能是耗时的并且在误敲了电子邮件地址或者从别处剪贴了错误地址的情况下导致错误。所需要的是一种转发电子邮件通信的更为健壮、便利的手段。
发明内容
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通过提供用于转发电子邮件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软件来解决上述需求。在各种实施例中,对于待转发的电子邮件检测用户选择。所述系统将所选择的电子邮件与具有所述用户在转发所述电子邮件时想要使用的分发列表(distribution list)的现有电子邮件相关联。响应于选择用于转发的电子邮件被拖放到所述现有电子邮件中,可以将所述选择用于转发的电子邮件与所述现有电子邮件相关联。一旦所选择的电子邮件已经与所述现有电子邮件相关联(例如,被拖放到其中),就创建包括所选择的电子邮件的新电子邮件。所述新创建的电子邮件具有所述现有电子邮件的分发列表。在各种实施例中,可以编辑所述新电子邮件的分发列表。
附图说明
合并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说明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附图与概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描绘了用于实践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
图2描绘了设置通信设备来根据各种实施例进行操作的示例性方法;以及
图3是用于实践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描绘了用于实践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的示例性系统100。图1示出了台式计算机系统140,笔记本计算机150(有时称作膝上型计算机)和无线设备160,无线设备160可以体现为蜂窝电话、双向寻呼机,或者用于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其它相似类型的无线设备。仅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将这些设备包括在本公开中。实际上,能够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的任何设备都可以被配置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通信设备120描绘了具有经常包括在台式计算机系统140、笔记本计算机150或无线设备160中的示例性元件的框图。
图1中所描绘的每个设备-台式计算机系统140、笔记本计算机150、无线设备160和通信设备120-均被配置以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如图1中所示,经常经由因特网130发送电子邮件,但也可以使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适当类型的网络或通信连接来发送电子邮件。示出的台式计算机系统140、笔记本计算机150和通信设备120通过有线连接而连接至因特网130。示出的无线设备160经由诸如蜂窝电话链路或双向寻呼机链路这样的无线链路连接至因特网。这些设备,或者用于实践本发明的任何等效设备,均可以通过有线连接、通过无线连接来进行连接,或者可以使用有线和无线链路的组合来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未经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垂直煤仓防碎分层缓冲装置
- 下一篇:激光打印机处理盒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