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钐-钴系磁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531.7 | 申请日: | 200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77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8 |
发明(设计)人: | 袁永强;于敦波;李扩社;胡权霞;李红卫;李世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H01F1/06;B22F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8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钴系磁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涉及一种各向异性钐-钴系磁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SmCo磁体以其居里温度较高、温度系数低、温度稳定性较好在工业和现代化 科技得到广泛应用,其使用温度一般在-30-350℃。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永磁材料使用温度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防军工上需要使用400-500℃的稀土永磁材料,SmCo磁体因其独 特特点而成为首选,这也对制备磁体用的钐-钴系磁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SmCo磁体的磁性能与磁粉的组织和粒度密切相关。对于各向异性永磁体来说,各向异性 永磁体的基本特性是易磁化轴的取向排列,即磁体中所有磁性基体相所有晶粒的易磁化方向 沿某一方向一致排列。而取向度取决于磁粉的晶型,柱状晶有利于磁体的各向异性化,提高 取向度。磁性能(主要是剩磁和最大磁能积)与易轴取向度密切相关。SmCo合金属于六方晶系, c轴是易磁化轴,a轴是难磁化轴。沿c轴取向表明SmCo磁粉在取向过程中,更容易取向并 获得高取向度,可以大幅度提高用其制备的磁体的性能。其原理可以用现代磁学原理来解释, 如各向异性钐钴磁体的剩磁Br可用下式表示:
Br=4ЛMr=4ЛMs(ρ/ρ0)(1-β)f
其中,Mr一剩余磁化强度;
Ms一饱和磁化强度;
ρ/ρ0-磁体相对密度,即磁体的密度ρ与理论密度ρ0之比;
f-取向度;
β-磁体中非磁性相的体积百分数。
由上式可知,提高取向度f可以提钐钴的剩磁Br。由于最大磁能积(BH)max=Br2/4μ0(式 中μ0称为回复磁导率,理想的情况下,μ0=1),因此提高取向度f同样可以提高钐钴的最大 磁能积(BH)max。
此外,SmCo磁体的磁性能不仅与磁粉的平均粒度有关,而且与粒度分布有关。在一定粒 度范围内,颗粒分布越窄,磁性能越好。
目前关于各向异性钐钴的专利有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99年申请的专利CN99107266.9 和CN01124191.8以及2001年申请的专利CN01130856.7,均涉及了用快淬法制备各向异性钐 钴合金,但没有涉及到钐钴磁粉组织、粒度分布以及制备工艺。
关于钐钴合金的国内外专利有三德1999年申请的专利CN99812933.X,该专利公开了一种 成分为Sm(Co,Fe,Cu,Zr,C)各向同性纳米复合磁性材料并且包含SmCoC2相,通过对快速凝固 的Sm(Co,Fe,Cu,Zr)合金添加碳,制备出各向同性钐钴磁粉。三德2002年申请的专利 CN02826891.1涉及Sm-Co基磁铁合金及其生产方法,所述Sm-Co基磁性合金由式RM表示 的合金组成,其中R含量为32.5-35.5wt%,如Sm,其余为M,如Co,其中:相应于R2M7相的(119)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B)与相应于RM5相的(111)平面的X-射线衍射强度(A)的比 值(B/A)不大于0.1。该专利没有涉及Sm-Co磁粉的组织及其制备方法。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 社2002申请的专利CN 02121749.1主要涉及钐钴合金及其制备步骤,即由20-30wt%Sm或含 至少50wt%Sm、10-45wt%Fe、1-10wt%Cu、0.5-5wt%Zr的稀土元素(包括Y)的混合物和余 量Co组成的合金熔化,利用带材铸造技术将该熔体淬火形成含至少20vol.%粒径为1-200μm、 厚度为0.05-3mm的等轴晶体的稀土合金带材。而钐钴磁粉的性能受母合金组织的影响,由组 织为等轴晶钐钴合金制备的磁粉及粘结磁体的性能都不高。EP0156482该专利公开了Sm2Co17合金的成分及组织,成分:22.5-23.5%Sm,20.0-25.0%Fe,3.0-5.0%Cu,1.4-2.0%Zr,以及少量的 C和O;组织:连续网状的六边形1-5 Sm-Co相包围着菱形的2-17型Sm-Co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5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孔两用低压电源插座
- 下一篇:基于提升小波变换的可逆数字水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