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浇注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1533.6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寺田秀人;加藤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藤和电气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B22D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浇注 方法 装置 | ||
1.一自动浇注方法,使用一铸桶,通过将其倾斜以向至少一个浇注装 置中的至少一个无砂箱或有砂箱的铸型的浇注口中浇注熔融金属,其中此浇 注装置沿一与其上至少有一个铸型被传输的铸造流水线平行的X轴移动,
其中铸桶在水平面内沿垂直于铸造流水线的Y轴移动,并且浇注通过沿 X轴和Y轴移动铸桶和绕第一旋转轴倾斜铸桶来实现,而不需垂直移动铸 桶,
其中铸桶还绕一个和第一旋转轴不同的第二旋转轴倾斜,并且此第二旋 转轴设置在比第一旋转轴更靠近铸桶中心的位置,其中浇注是通过沿X轴和 Y轴方向移动铸桶以及绕第一和第二旋转轴倾斜铸桶来实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第一旋转轴是用于在至 少从开始浇注到即将结束浇注之前的一段时间里倾斜铸桶,其中第二旋转轴 是用于至少在浇注结束后将铸桶逆向回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为了应对随着熔融金属 的性质和铸桶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的熔融金属的流动路线,其中铸桶的至少一 个沿Y轴的位置,其中Y轴位于水平面内并垂直于铸造流水线;绕第一旋 转轴的倾斜角度以及绕第二旋转轴的倾斜角度,至少在熔融金属被注入后都 被有条件地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至少在开始浇注到 停止浇注的一段时间内,同时对铸桶的倾斜以及铸桶沿X轴和Y轴的移动 实施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至少在开始浇注到 停止浇注的一段时间内,通过示教再现系统同时对铸桶的倾斜以及铸桶沿X 轴和Y轴的移动实施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当浇注熔融金属时, 熔融金属开始流出铸桶的时间通过光学探测装置探测,并且探测到的时间作 为浇注起始的信号被反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被浇注的熔融金属 的重量被测量,然后作为停止浇注的信号被反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铸桶通过一可垂直 移动的起重葫芦,叉车或其它运载装置由另一个铸桶替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浇注方法,其中当铸型移动开始浇 注或铸型在浇注中被移动的时候,通过将铸桶以与铸造流水线中的铸型的移 动速度相同的速度移动以持续浇注。
10.一种用于从一可倾斜的铸桶向至少一个铸造流水线上的铸型浇注熔 融金属的自动浇注装置,包括:
一个沿与铸造水流线平行的X轴方向运动的下台车;
一个设于下台车上,用于在水平面内沿垂直于铸造流水线的Y轴方向 移动的上台车;
一个固定框架,牢固地设置在上台车上;
一个第一旋转装置,用于在固定框架上使铸桶绕第一旋转轴倾斜;
一个第二倾斜装置,用于使铸桶绕不同于第一旋转轴的第二旋转轴倾 斜,并且其位于比第一旋转轴更靠近铸桶中心的位置,以及
一个电子控制装置,被提供有用以控制铸桶沿X轴和Y轴方向的运动 以及铸桶绕第一旋转轴和第二旋转轴的倾斜,且无需垂直移动铸桶的程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自动浇注装置,其中电子控制装置还被提 供有用于使第一旋转轴至少在从开始浇注到即将停止浇注之前的一段时间 里倾斜铸桶以及使第二旋转轴至少在浇注停止后将铸桶逆向回旋的程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动浇注装置,其中电子控制装置还 被提供有为了应对随着熔融金属的性质和铸桶的形状变化而变化的熔融金 属的流动路线,控制和调节铸桶的至少一个沿Y轴的位置,其中Y轴位于 水平面内并垂直于铸造流水线;至少在当熔态金属被注入的时候,浇桶绕第 一旋转轴的倾斜角,和绕第二旋转轴的倾斜角,使得它们被有条件的控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自动浇注装置,其中至少在开始浇注 到停止浇注的时间里,电子控制装置被提供有同时控制铸桶的倾斜和铸桶沿 X轴和Y轴方向移动的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藤和电气株式会社,未经新东工业株式会社;藤和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53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