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类禾母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1536.X | 申请日: | 2008-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0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丁紫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紫波 |
主分类号: | A01H5/00 | 分类号: | A01H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1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提出的人类禾母,具体地说是利用自然界相关植物,培养出一种能够取代农作物化肥农药,其肥药基因能够转基因到作物种子上的新型植物。属农业高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农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需要使用大量的化肥农药,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化肥的使用,土壤变硬板结,不利于禾苗生长和地力培养。在化肥生产过程中,产生污染源,有害环境。农药的使用,污染了自然环境,在防治病虫草害的同时,使所产谷物含有农药残毒,有害人们身体健康。尽管现在科技界研究利用玉米基因提高作物产量,但化肥成本十分惊人。用Bt基因培养出抗虫水稻,让害虫吸食水稻致死达到防治效果,但也让转基因大米含有Bt毒蛋白的隐患。难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低成本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自然界的相关植物,培养出一种取代农作物化肥农药的植物--人类禾母,并将其肥药功能基因转到农作物种子上,使农作物在大田自行生长成熟,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所培养的人类禾母,由根、茎、叶、苞四部分组成。由根从土壤里吸收水稻等农作物所需的养分和药分,积蓄在苞中,通过自然界的风、雨、光、水的传播,使禾苗得到肥育药育,使其生长成熟。
小区试验表明:人类禾母在使每亩水稻降低农业成本180-320元的同时,产量增加2-3成。且所产谷物不含农药残毒,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真正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低成本的目的。
将肥药功能基因转到农作物种子后,作物播种后在大田自行生长成熟直到收获。
由此可见,人类禾母解决了农肥、农药、原始农作物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就水稻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首先将培育的人类禾母种子和水稻种子按照水稻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按每亩大田2-3株用种量,待水稻移栽大田后,按V型栽插到水稻秧苗中间,人类禾母和水稻秧苗共生一段时间后,便完成自身的肥药积蓄开始释放秧苗所需的肥药养分,等苞中肥药养分释放完后,苞中变成空苞,完成生育期。水稻得到肥育药育后自行生长,直至水稻黄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紫波,未经丁紫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圈养牲畜微生态环保菌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移动通讯终端及健康信息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