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限位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1676.7 | 申请日: | 200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1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仁召 |
主分类号: | G02B7/04 | 分类号: | G02B7/04;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雪波 |
地址: | 315505浙江省奉化市经***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位 装置 透镜 驱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照相机透镜驱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专门配套于微型照相机对焦用的具有耐颠簸与耐冲击的带限位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本发明主要应用在具有自动对焦功能的微型照相机中,并与微型化、高画质的传感器相配合,尤其适宜于在手机、电脑、汽车以及机器人中配套应用。
背景技术
现有国内外微型照相机中所采用的类似透镜驱动装置结构较为普遍的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17724.3一种《透镜驱动装置》中所公开的方案,它包括一安装在底座上的筒状磁轭环,该磁轭环内安置有磁石和线圈,该线圈内周侧设置有带一透镜支撑体的透镜;所述筒状磁轭环其截面呈凹字形状,所述磁石和线圈安置在该凹字形筒状磁轭环内部,该线圈固定在该磁轭环内周侧的透镜支撑体的外周上,该透镜支撑体外周伸入所述筒状磁轭环内并可在该磁轭环的凹字形间隙中移动;所述透镜驱动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前侧弹簧片和后侧弹簧片,它们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环固定连接,还有一小帽,该小帽将所述前侧弹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撑体上,还有一框架,该框架将所述前侧弹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上。
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相抗于所述前侧弹簧与后侧弹簧的预压力,驱使所述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
上述的《透镜驱动装置》利用磁石的电磁感应作用,使安置在磁轭环中间的透镜移动载体受到平行的电磁力作用产生位移,同时安置在透镜移动载体的前后侧的簧片产生反作用力,当作用在透镜移动载体上的电磁力和簧片弹力达到平衡时,该透镜移动载体保持在一定的位置上。
上述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17724.3《透镜驱动装置》虽然具有耐颠簸与冲击性能并具良好的画面质量。然而,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前侧弹簧片和后侧弹簧片的外周侧端部与所述磁轭环采用固定连接定位、又通过小帽将前侧弹簧片内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透镜支撑体上定位、前侧弹簧片外周侧端部固定在所述磁轭环上定位;上述连环定位结构过于复杂又工序繁多,且全部定位粘合装配完成后,由于前侧弹簧片和后侧弹簧片的外周侧和内周侧分别固定在所述磁轭环与透镜支撑体上,当所述透镜支撑体受外力旋转时,极易破坏簧片的簧丝,即不易控制成品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装配工艺简单并可提高装配精度及其成品合格率、并可防止透镜支撑体旋转的带限位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限位装置的透镜驱动机构,包括一安置在底座上的带有磁石与线圈的磁轭环,该线圈内周设置有带透镜的透镜支撑体,该透镜支撑体可在所述线圈内前后移动,该透镜支撑体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用于该透镜支撑体移动过程中保持均衡性与稳定性的前侧弹簧与后侧弹簧,所述线圈通电后所产生的电磁力驱使该透镜支撑体向光轴方向移动;所述限位装置是指用于防止该透镜支撑体错位和移动的所述磁轭环、所述透镜支撑体、所述前侧弹簧、所述后侧弹簧以及所述底座之间均相互对应连接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轭环、所述前侧弹簧、所述透镜支撑体、所述后侧弹簧、所述底座采用平板式结构及其嵌套连接的限位装置。
采用平板式结构及其嵌套连接装配方法有效提高各部件间的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并简化了各部件的几何形状,从而零件加工与产品装配的工艺性获得明显改善;同时可防止透镜支撑体旋转以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所述嵌套连接包括所述磁轭环中央通孔设置有四个开口部,所述透镜支撑体的外周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四个肋拱;所述开口部与所述肋拱相配合;这一结构是保证磁轭环与透镜支撑体之间的装配精度并简化磁轭环与透镜支撑体零件的加工与产品装配的工艺性,同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这一结构可以起到防止透镜支撑体旋转,当透镜旋入透镜支撑体时,无须附加透镜固定装置即可阻止透镜支撑体旋转引起前后侧簧片的破坏,以方便用户进行透镜调距作业。所述开口部、所述肋拱可以设置为四个,且沿中心呈对称布置。
所述嵌套连接还可以包括所述前侧弹簧设置有多个对称布置的凹入部;该凹入部与所述透镜支撑体肋拱相配合;所述后侧弹簧设置有多个对称布置的后侧凹入部;该后侧凹入部与所述透镜支撑体肋拱相配合;其作用是定位并固定前、后侧簧片与透镜支撑体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防止前、后侧弹簧装配错位;同时保证透镜支撑体、前侧弹簧以及后侧弹簧三者之间的装配精度并简化它们的零件加工与产品装配的工艺性及提高其产品的合格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仁召,未经金仁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16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