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编织机的梭子运行防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2566.2 | 申请日: | 200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5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伯明;周罗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伯龙三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C3/00 | 分类号: | D04C3/00;D04C3/48;D04C5/00;D04C5/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15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织机 梭子 运行 方法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织物编织机技术,具体为三维织物编织机的梭子运行防卡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三维编织物是国内外近年来正在研制开发的高新技术产品,主要用作异型复合材料的预制件,因其为无接缝的整体结构,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及良好的不分层、不开裂的使用性能,作为在军工、国防、航空航天及民用特殊领域中关键件的新材料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三维织物编织机即是这种高新技术制品的核心加工设备。从编织方法上,应用得较为典型的有两类:二步法三维编织和四步法三维编织。其中,目前得到较多应用的是四步法三维编织。为方便叙述,本发明以四步法三维编织为例,但这不排除对二步法三维编织的包括。
在原理上,基本的四步编织法是使每根纱线在织物中按不同的路径,通过长、宽、厚三个方向,并且都不和织物成型方向平行,这样来形成一个相互交织的三维四向结构。利用四步法编织法可以织造出多种异型复合材料骨架,例如圆管、锥套体、条带、I型梁、T型梁、L型梁、∏型梁、盒型粱等。同时,在基本四步法编织的基础上,还有许多变化的编织方式,例如可以沿织物成型的方向,在编织过程中加入另一组纱线系统,即轴纱系统,从而使最终的复合材料制件在此方向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四步法三维编织机从编织骨架的形状上分,大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方型编织机,一种是圆型编织机。方型编织机可以编织截面为矩形组合的骨架;圆型编织机可以编织截面为圆形的骨架。
目前,公知的四步法三维编织机,无论是方型编织机,还是圆型编织机,在实际运行操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梭子或梭箱移位运动不灵活的“卡死”现象。图1表示为理想的能够顺利运行操作的状态:在以方向A或方向B的每一步运行之后,梭箱2及其中的梭子1应该成为在“行”和“列”方向都整齐排列的状态。图2则表示为实际上经常产生的运行操作结果:在以方向A每一步运行之后,梭箱2及其中的梭子1不能保证每一行或每一列都准确地成为“行”“列”整齐排列的状态,这样,在以后的方向B的运行操作时就会不太顺利,容易产生“卡死”现象,也就是容易造成某些梭子1沿“土”形槽的运动不到位而被卡在两排梭箱2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克服“卡死”现象,设计了一种能够改善梭箱定位准确程度的具有自动“对位”功能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梭子安放在梭箱的槽中,可沿梭箱的槽受控滑动,而梭箱可在梭箱推动杆的推动下往复滑动;此时,梭箱推动杆与梭箱之间在设计及安装中使之存在一定的传动间歇;并且,在每一梭箱的下平面部位内,嵌装有数个以一定间距排列的梭箱磁铁,而在对应每一梭箱位置的梭箱底座的上平面部位内相应于梭箱磁铁的位置,嵌装有与梭箱磁铁同样数量的甲位梭箱底座磁铁,并且在与甲位梭箱底座磁铁相距一个梭箱横移步长处还嵌装有同样数量的乙位梭箱底座磁铁;在安装梭箱底座磁铁和梭箱磁铁时,使梭箱磁铁与梭箱底座磁铁在磁极上成异性相吸的状态。这样,在编织机的运行操作中,各梭箱推动杆推动相应的各自梭箱在甲位和乙位横移运动,即使此推动并不太精确到位,但通过梭箱磁铁对梭箱底座磁铁的异性相吸的磁力作用就可进行自动调整来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本发明为基础制造三维织物编织机,不但保持了它原有的能适编各种尺寸复杂结构的三维织物,以及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护保养方便的优点,而且改善了梭子或梭箱横移运动不灵活的“卡死”现象,满足了编织机即能操作到位运行顺利,又实现成本较低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表示为理想的编织机的运行操作状态。
图2是实际上经常产生的运行操作结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中:1.梭子,2.梭箱,3.梭箱推动杆,4.梭箱底座,5.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乙位梭箱底座磁铁,6.梭箱磁铁,A.梭箱2的运行方向,B.梭子1沿梭箱2的槽的运行方向,a.梭箱磁铁6与梭箱2的左边端的距离,b.梭箱磁铁6与梭箱2的右边端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梭子1安放在各个梭箱2的槽中,可沿梭箱2的槽受控以方向B往复滑动,而并排安放在机器托架上的每一梭箱2可在各自的梭箱推动杆3的推动下以方向A往复滑动,如此在四步法编织中每个梭子1就可形成上下左右的运动。在每一梭箱2的下平面部位内嵌装有两个圆柱形的烧结钕铁硼磁铁,本发明中称为梭箱磁铁6。这两个圆柱磁铁的直径为10毫米,高为10毫米,磁极N朝下,分别排布在该根梭箱的左右两端,其具体位置是,在左边端的距离a为100毫米处,在右边端的距离b为115毫米处。而在对应于每一梭箱磁铁6处的梭箱底座4的上平面部位内,左右各嵌装一个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这两个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的直径也为10毫米,高为10毫米,但磁极S朝上,目的是与梭箱磁铁6形成“异性相吸”,通过这种相吸完成对梭箱2在甲位的自动准确对位;在距离这两个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的右侧的一个横移步长处,本例中为15毫米,各嵌装有一个乙位梭箱底座磁铁5’,目的是在四步法编织时当梭箱2横移到乙位时,能够在乙位进行自动准确对位,因为乙位梭箱底座磁铁5’也是磁极S朝上,与磁极S朝上的梭箱磁铁6也就形成了“异性相吸”。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与乙位梭箱底座磁铁5’的距离设计成等于梭箱2沿方向A的一个横移步长,因为在四步法编织中,梭箱2总是在往复横移一个步长。应该说明的是,在设计及安装中,使梭箱推动杆3与梭箱2之间存在着一微小的传动间歇,本例中该间歇为2毫米,以便各磁铁通过自动调整来准确对位,即在编织机的运行操作中,各梭箱推动杆3推动相应的梭箱2,在甲位和乙位之间运动,但此时并不太精确到位,而准确位置则由梭箱磁铁6对甲位梭箱底座磁铁5或者乙位梭箱底座磁铁5’的异性相吸的磁力来自动调整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伯龙三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伯龙三维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25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存储器读写装置及其在经济领域电算化中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锁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