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像设备及使用该成像设备的成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3451.5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镇受;安秉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0 | 分类号: | G03G15/00;G03G15/01;G03G15/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鸿禧;谭昌驰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像 设备 使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构思涉及一种成像设备,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在打印介质的两面上都能打印图像的成像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成像设备是一种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在打印介质(即,纸)上打印图像的设备。典型的成像设备被构造成在纸的一个表面(第一表面)上打印图像。近来,已经开发了一种成像设备。这种成像设备被构造成在纸的第一表面上打印图像,然后反向送纸,以在纸的另一表面(第二表面)上打印图像。
如图1所示,传统的成像设备包括:送纸单元10,用于供应纸P;显影单元30,用于将图像显影在纸P上;定影单元50;用于通过对纸P施加热和压力将图像定影在纸P上;排放单元60,用于将已通过定影单元50的已打印的纸P排放到成像设备的外部。
传统的成像设备设置有双面打印路径71,从而在其第一表面上打印了第一图像的纸被再次输送到显影单元30和定影单元50,以在纸的第二表面上打印图像。通过使排放单元60的排放辊61和排放反向辊62反向旋转,第一表面已被打印的纸P被输送到双面打印路径71,并通过显影单元30和定影单元50,以在第二表面上打印。
现在将描述上述传统的成像设备的操作。第一张纸P的第一表面已被打印了图像。第一表面已被打印的第一张纸通过双面打印路径71,然后在第二表面上打印。在第一张纸的双面打印过程中,第二张纸在送纸单元10中保持就绪状态。在第一张纸的第二表面上打印之后,开始在第二张纸的第一表面上打印。第一表面已被打印的第二张纸通过双面打印路径71,然后在第二表面上打印。
然而,因为在第一张纸的双面打印过程完成之前,第二张纸在送纸单元中保持就绪状态,所以上述传统的成像设备具有打印时间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总体构思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执行双面打印所需的时间的成像设备。
本发明总体构思还提供一种使用上述成像设备的成像方法。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其它方面和效用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进行阐述,一部分将通过描述而明显,或者可以通过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实施而理解。
本发明总体构思的前述和/或其它方面及效用将通过提供一种成像设备来实现,所述成像设备包括:送纸单元,用于供应纸;显影单元,用于将图像显影在从送纸单元供应的纸上;定影单元,用于将图像熔合在纸上;排放单元,具有驱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二从动辊,驱动辊前向旋转和反向旋转,第一从动辊设置在驱动辊的一侧并与驱动辊接合,以与驱动辊一起旋转,第二从动辊设置在驱动辊的另一侧并与驱动辊接合,以与驱动辊一起旋转;双面打印单元,用于再次将纸输送到显影单元,从而在已经通过显影单元和定影单元在第一表面上打印了图像的纸的第二表面上继续打印图像;控制单元,用于控制驱动辊的旋转方向,以使第一张纸在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运动,并使第二张纸在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运动。
控制单元可被构造成控制驱动辊前向旋转,以使第一张纸在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运动,然后控制驱动辊反向旋转,以使第一张纸朝着双面打印单元反向地运动,同时使第二张纸不与第一张纸的反向运动干扰地运动。
控制单元可被构造成还控制驱动辊前向旋转,以使通过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的第二张纸朝着双面打印单元反向地运动。
在定影单元和排放单元之间可形成:第一排放路径,第一张纸通过该第一排放路径在驱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之间运动;第一反向路径,通过第一排放路径的第一张纸通过该第一反向路径朝着双面打印单元反向地运动;第二排放路径,第二张纸通过该第二排放路径在驱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之间运动,而不与通过第一反向路径的第一张纸的反向运动干扰;第二反向路径,通过第二排放路径的第二张纸通过该第二反向路径朝着双面打印单元反向地运动。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传感器,该传感器邻近第一排放路径、第一反向路径、第二排放路径和第二反向路径设置,用于感测第一张纸和第二张纸的运动,该传感器电连接到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单元控制驱动辊的旋转方向。
所述成像设备还可包括导向构件,该导向构件邻近第一排放路径、第一反向路径、第二排放路径和第二反向路径设置,该导向构件被控制单元控制,以引导第一张纸和第二张纸,使其选择性地向第一排放路径、第一反向路径、第二排放路径和第二反向路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34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