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影像处理方法、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3903.X | 申请日: | 2008-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9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许景富;赖志章;李俊贤;翁瑞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G09G3/36;G09G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蒲迈文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影像 处理 方法 数据 转换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影像处理方法的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面板发展出单一像素由四色子像素组成的机型,除了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以及蓝色子像素(B)之外还有黄色子像素(Y),由于这类RGBY型显示面板的一个像素是由四种光色来混成,可以增加色彩饱和度以及扩张显示色域,因此成为发展的主流产品。
常见的RGBY型显示器,是传统RGB三色像素布局在不更动像素面积大小的条件下再加入黄色子像素(Y),因此每个子像素面积缩减为原来的四分之三,开口率下降,此外,显示面板还需要增加大量的数据线以及数据驱动芯片来驱动新增的黄色子像素。
另外一种常见的RGBY型显示器,则是传统的RGB三色像素布局在不更动子像素面积大小的条件下再加入黄色子像素(Y)。这样的作法虽可维持开口率,然而却会导致分辨率下降的问题。因为显示器面积是固定的,当像素面积增大时,可容纳的像素数目减少,分辨率下降。
为了解决前述问题,一种同样具有RGBY子像素的修正的像素布局被提出来用以解决开口率下降以及驱动线数量的问题。请参照图1,其示出了改良条纹式像素布局的示意图。改良条纹式像素布局(modified stripe yellowtype,MSY type)包括多个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蓝色子像素(B)与黄色子像素(Y)的横列,每一横列中连续三个子像素构成一像素。,假设一选取的像素单元为图中粗黑线所标示的像素单元3,在驱动像素单元3之前,将具有RGB子像素数值的影像数据先转换成具有RGBY四色数据的格式,黄色子像素数据Yi=Min(Ri,Gi)为红色子像素数据以及绿色子像素数据的最小值。由于像素单元3中缺少黄色子像素(Y),因而在像素单元3上下左右相邻位置的黄色子像素(Y)会依照运算后的权重值而被驱动以达到色彩补偿的目的,位于像素单元3上下左右相邻位置的黄色子像素数据(Y)的实际输出数值为相邻像素的黄色子像素数据与像素单元3的黄色子像素数据的平均值Yup-output=(Y10+Yup)/2。如此一来,可以维持原始影像的分辨率,且不需增加额外的驱动线及驱动芯片。
然而,取红色与绿色子像素数据的最小值作为黄色子像素数据的实际输出数值,但会导致色域扩张的效果有限。此外,取二个相邻像素的分享子像素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实际输出数值,对于处理边界或文字等与相邻像素色彩明暗迥异的影像时会产生边缘模糊不清的问题。举例来说,假设影像欲呈现的是黑色块与白色块之间的接口,若是利用取平均值的方式来处理,则会在黑色块与白色块之间产生灰色的接口,让影像对比骤减,画面锐利度巨降导致影像失真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及其装置,萃取出的增色子像素数据既可以达到扩张显示色域又可以维持纯色系的显示效果。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影像处理方法,是取相邻像素的色彩补偿子像素数据与本身的子像素数据的最小值作为实际输出的子像素数据数值,可以维持影像的对比以及锐利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影像数据转换方法,包括:接收一原始影像数据,包括三基础色相子像素数据;根据任意二基础色相子像素数据运算而得至少一增色子像素数据,藉此该原始影像数据被转换为至少包括该三基础色相子像素数据以及该增色子像素数据的影像数据,该增色子像素数据的表达式(1)揭示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39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