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后拨链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4018.3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17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渡会悦义;大濑户伸也;山口壮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岛野 |
主分类号: | B62M9/12 | 分类号: | B62M9/1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温大鹏;杨松龄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后拨链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车,尤其是用于在与后轮一起转动的多个链轮 间转换链的低轮廓后拨链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后拨链器用于将链有选择地连接于与自行车后轮一起转动 的多个链轮之一。通常的后拨链器包括基座部件,支持导链器的可动部 件,和在基座部件和可动部件之间连接的连杆部件,使导链器相对于基 座部件侧向运动。该基座部件通常通过将安装螺栓拧入形成于车架的螺 纹孔来安装到自行车车架的后端。由于需要导链器的侧向运动来将链在 各链轮间转换的特性,连杆机构、可动部件和导链器均侧向向外伸出相 当的距离,尤其是当链接合于最外侧后链轮时。结果,导链器易受冲击 影响或与附近物件缠绕,尤其是当行驶于山区地形的越野路面。该影响 随链轮数量的增加而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自行车后拨链器的多个特征。在一个实施例中, 自行车后拨链器包括基座部件;支持导链器的可动部件,该导链器包括 绕轮轴转动的轮,其中轮具有轮平面;和在基座部件和可动部件之间连 接的连杆部件,使导链器相对于基座部件在第一侧位置和第二侧位置之 间侧向运动。该基座部件中具有链容纳空间。另外的创造性特征将在以 下论述中更清楚,并且这些特征单独或与以下特征组合将形成权利要求 及其等同论述的进一步发明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中速位置下后拨链器特定实施例的侧向外视图;
图2是中速位置下拨链器的后斜视图;
图3是中速位置下拨链器的后视图;
图4是基座部件的内侧后斜视图;
图5是基座部件的外侧后斜视图;
图6是外连杆部件的细节图;
图7是内连杆部件的细节图;
图8是高速位置下拨链器的后斜视图;
图9是高速位置下拨链器的后视图;
图10是基座部件另一实施例的内侧后斜视图;
图11是可与图10的基座部件一起使用的内连杆部件的实施例细节 图;
图12是基座部件另一实施例的内侧后斜视图;
图13是可与图12的基座部件一起使用的内连杆部件的实施例细节 图;
图14是拨链器另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和
图15是拨链器的后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中速位置下后拨链器10特定实施例的侧向外视图,图2是 拨链器10的后斜图,和图3是拨链器10的后视图。如图1所示,后拨 链器10安装于自行车架14的后部,来在多个后链轮R1-R9间对链条 18引导,这些链轮绕支持于车架14的后轮轴22同轴转动,其中轴22 定义转动轴线X。
自行车架14是整个自行车架的一部分,该自行车架包括链撑杆26, 座撑杆30和连接链撑杆26及座撑杆30的车架端部34(通常也称为挂 钩),通常将链撑杆26及座撑杆30焊接到车架端部34。概念上,这些 架结构均已公知。在该实施例中,车架端部34包括前部38和后部42, 其中前部38从链撑杆26及座撑杆30延伸到与转动轴线X对齐的水平 位置,而后部42从与转动轴线X对齐的水平位置向后延伸并大体竖直 向下。前部38和后部42间的连接形成轴容纳槽46,其大小用于容纳后 轴22。在该实施例中,轴容纳槽46定向为以一微小的斜度大体竖直, 并限定一开口端50和闭合端54,其中开口端50置于闭合端54下方。 后部42形成一安装凸起58,凸起具有开口(未示出),其尺寸用于容 纳安装螺栓60于其中。
拨链器10安装于具有第一端部62和第二端部63的延伸部件61, 其中第一端部62包括安装开口64,其尺寸用于容纳安装螺栓60于其中。 第二端部63包括拨链器连接结构,该结构采用拨链器安装开口65(图 3)的形式,其尺寸用于容纳安装螺栓66穿过其中。延伸部件61的尺 寸设置为,当延伸部件61连接于车架端部34,拨链器安装开口65定位 成相对于轴容纳槽46成从约180°到约240°的角度,相对于转动轴线 X成从约180°到约240°的角度,或者为了便于轴22的独立测量,相 对于轴容纳槽46的闭合端54成从约180°到约240°的角度。后部42 进一步从安装开口64向下延伸,来形成定位贴靠部67,该定位贴靠部 以公知的方式用于调节拨链器10相对于车架14的转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岛野,未经株式会社岛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0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