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图像处理装置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4028.7 | 申请日: | 2008-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1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山形仁;松本纯明;大野良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立大学法人神户大学;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丽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图像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图像处理装置以及医用图像处理方法,用于支持根据利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X射线诊断装置、磁共振诊断装置或超声波诊断装置等医用图像诊断设备而收集到的3维图像而对结节状异常或瘤状异常那样的解剖学异常进行诊断。
背景技术
现在在日本,肺癌占恶性肿瘤死亡的第一位并有增加的趋势,社会强烈要求在通过禁烟对策进行预防的同时还要早期发现。在日本的各个自治体根据胸部单纯X射线照相和喀痰细胞诊断而进行肺癌检查诊断,但是在1998年发布的日本原厚生部的“关于肺癌检查诊断有效性评价的研究班”的报告中认为:现行的肺癌检查诊断即使有效也是很小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法(以下称为CT)比起胸部单纯X射线照相可以更容易发现肺野型肺癌,但是在螺旋扫描方式的CT出现的1990年以前,摄影时间长而不能用于检查诊断。但是螺旋CT上市后不久,为了减少辐射而开发了一种用较低X射线管电流进行摄影的方法(以下称为低射线量螺旋CT),使用了该方法的肺癌检查诊断的监控研究是在日本及美国进行的。其结果证实低射线量螺旋CT具有大大超过胸部单纯X射线照相的肺癌检出率。
另一方面,螺旋CT摄像所需要的时间通过1998年以后的CT检测器的多列化而持续被缩短,用最新的多检测器列螺旋CT可以以大致各向同性的未满1mm的分辨率、用不满10秒的时间对肺全体进行摄像。这样的CT技术革新拓展了在更小的阶段就能够发现肺癌的可能性,但是由于多检测器螺旋CT每一次的扫描要生成数百张图像,所以会产生读片的负担显著增大的问题。
根据上述背景,普遍认为为了将低射线量螺旋CT确立为肺癌检查诊断的方法,需要一种用于防止漏诊肺癌的计算机读片支持诊断系统(Computer Assisted Diagnosis:以下称为CAD)。由于小的肺野型肺癌在CT图像上是作为结节状异常而出现的,因此这种异常的自动检测(以下称为CT肺结节自动检测)是十分重要的方式,从90年代就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例如,参照“David S.Paik和另外7名,“Surface Normal Overlap:A Computer-Aided DetectionAlgorithm With Application to Colonic Polyps and Lung Nodules inHelical CT”,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VOL.23,NO.6,2004年6月,p.661-675”)。
通过CAD检测出的结节候补的大多数被报告为良性。因此可以认为计算机支持结节候补是良性还是恶性的鉴别诊断也是很重要的,并发表了几种方法(例如,参照Kenji Suzuki和另外3名,“Computer-Aided Diagnostic Scheme for Distinction Between Benign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Thoracic Low-Dose CT by Use of MassiveTrain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IEEE TRANSACTION ONMEDICAL IMAGING,VOL.24,NO.9,2005年9月,p.1138-1150)。
对于CT肺结节自动检测,采用以下方法,即,用任何一种方法抽出成为结节候补的区域(以下称为结节候补区域),求出对该结节候补区域附加特征的多个特征量,根据这些特征量来判定结节候补区域是否是结节。但是,由于结节的特征和肺血管的一部分相似,所以从对结节候补区域附加特征的特征量不能确切地区别结节和非血管。
这种情况下,最终判定结节候补区域是否是结节依然都是委托给医生的。通常该判定是仅基于观察断面显示图像而进行的。但是,由于这种方法不能立刻掌握3维形状,所以有时区分结节和肺血管有点费事,不能说判定的效率一定很好。
如上上述,现在通过医生的主观判断进行异常候补区域的检查方针或治疗方针的决定,不一定十分正确。
这样,通过适当地判定关于异常候补区域的适当的检查治疗方针,可以谋求支持医生进行的医用图像诊断。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立大学法人神户大学;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未经国立大学法人神户大学;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0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RFID优化能力协商
- 下一篇:折叠式三角支撑架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