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方法及其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4354.8 | 申请日: | 2008-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2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权;范先国;秦廷许;胡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4 | 分类号: | C22B1/14;C21B13/00;B01F3/00;B01F15/04;B01F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均匀 混合 物料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分别将按重量要求称好的铁矿粉和煤粉原料配料后,批量装入混合机内以多桨叶多方向交叉方式进行干混,通过对混合料进行多耙、多向、交叉掀翻操作,实现不同料间成分均匀的快速混合,再向同一混合机内加入含水的粘结剂,含水粘结剂的加入由PLC控制,按体积或时间根据工艺要求进行计量和作业,混合加入的物料,连续完成“湿混”作业,使混合物料混合均匀度为70%-95%,配料精度大于等于5‰,然后,将混合机排出的物料进行预压处理,再批量输送到直接还原造块装置,所述桨叶设置在双轴上,相邻桨叶的叶片斜角方向一正一反,每根轴上的桨叶在安装关系上允许进入另一根轴桨叶的旋转范围内,但不能碰轴,所述桨叶的叶片与混合机的内壁不接触。
2.一种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包括:铁矿粉计量称(1)、煤粉计量称(2)、加料装置(7)、排气孔(6)、粘结剂罐(3)、粘结剂计量器(4)、安装在混合机机壳(5)内的混合桨叶(9)、出料门(10)和与其相连接的第一输送机(1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铁矿粉计量称(1)和煤粉计量称(2)位于加料装置(7)之前,分别用于根据工艺要求按重量和水分,计量待混合的铁矿粉和还原煤粉,
所述的加料装置(7)采用硬软连接方式,加料装置(7)、排气孔(6)和出料门(10)与混合机机壳(5)之间均采用密封连接,使进、出物料均不产生粉尘外泄,且不影响计量,
所述的混合机机壳(5)采用曲面与平面结合的混合结构,有助于混合时不粘料、不磨损,
所述的混合桨叶(9)为多耙、多向、交叉的掀翻装置,由电机带动耙齿和推料板掀动输入的混合料高速旋转,混合桨叶(9)对干混或湿混的混合料以多桨叶多方向交叉方式完成成分均匀的混合,其角度的设置应使混合料无死区,
还包括粘结剂喷管(8),具有多孔多方向雾化功能,粘结剂喷管(8)根据PLC的控制,逐步将在粘结剂计量器(4)上根据工艺要求按重量和水分备好的粘结剂加入混合机,所述的粘结剂计量器(4)位于所述的粘结剂喷管(8)与粘结剂罐(3)之间,
压辊装置(12),对由第一输送机(11)传送的连续经过混合桨叶(9)干混合、湿混合处理后的混合机排出的物料施压,增加物料的紧密度,和
第二输送机(13),设置在压辊装置(12)的下游,用于将由压辊装置(12)处理后的物料输送到造块装置;所述的多耙、多向、交叉的掀翻装置设置在双轴上,相邻桨叶的叶片斜角方向一正一反,每根轴上的桨叶在安装关系上允许进入另一根轴桨叶的旋转范围内,但不能碰轴,所述混合桨叶的叶片与混合机的内壁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矿粉与煤粉计量称是机械或电子式的,该称是电子拉头式传感器,或电子压头式传感器,或机械杠杆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软连接方式的加料装置(7)包括带有闸门(14)的喇叭形的称斗、软质的玻纤针织布袋和加料装置孔,使物料从称斗密封不漏粉地经过软质的玻纤针织布袋送入加料装置孔,并且使铁矿粉称和煤粉称的称量精度不受外力的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机机壳(5)的顶盖是平面,侧壁与顶盖的平面是垂直的,底部为一个弧面,底部和侧面光滑过渡,采用PV光滑材料做衬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合桨叶(9)采用高强钢制作,所述混合桨叶的叶片与混合机的内壁之间始终留有大于或等于2mm的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门(10)的结构型式为双开式扇形门或单开式扇形门,斗内无存料区,且出料门(10)上不存料,能快速干净地卸出料。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辊装置(12)是单辊或多辊装置,压辊装置(12)的辊宽和辊径根据料量,皮带宽度选择,且压力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均匀混合物料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输送机(11)、第二输送机(13)为连续带式或埋刮板式或斗式,把物料送到平面或立面上需要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3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