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双线圈的镜头移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4755.3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8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H02K3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双线 镜头 移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镜头移位机构(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供应用在一自动对焦或变焦的镜头组,尤指一种利用二电磁线圈以同一中心轴排列,并使其中一线圈固设在镜头夹持部上以同步滑动移位,而另一线圈相对固定保持不动,再通过两线圈相邻两端之间所产生的磁力,以驱动并控制镜头进行滑动移位。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数字相机、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机、笔记型计算机等手持式电子装置上,常设有一可自动对焦(auto-focusing,简称AF)或变焦(zooming)的微型镜头模块(compact camera module,简称CCM),而所述的镜头模块基本上包含:一容腔(housing);一镜头由镜片群(lens group)与一镜头夹持部(lensholder)组成,可套设在容腔内并可在光轴方向上前后滑动移位;与一镜头移位机构(lens displacement mechanism),或称为制动器(actuator),其主要用以驱动所述的镜头在光轴上产生移位动作,以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效。
常见的镜头移位机构的设计包含有:一种称为压电马达(piezoelectricmotor),其是利用压电(piezoelectric)材料原理形成,但一般所使用的压电材料无法耐受回焊(reflow)作业的高温(约260℃),而可耐受回焊高温的特别压电材料又相当昂贵,故不利于量产化或降低制造成本。又一种称为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简称VCM),其是利用电磁力与弹性件(如弹簧或弹片)配合形成,但在回焊高温时(约260℃)将会损坏音圈马达或降低磁力,如利用钕、铁、錋金属族构成的,其磁力虽够强但无法通过回焊温度(其磁力约只剩余1/5或还少),而如利用钐、钴金属族构成者,其虽可通过回焊温度但磁力则不够强(其磁力会削弱1/2或还多),因此上述现有的压电马达与音圈马达在组装时都不可使用回焊方式,致在量产效率上受到限制;因此现有镜头移位(控制)机构的结构设计不利于使用回焊方式的量产化加工。
而对于镜头移位机构的可回焊量产化的设计,有一种是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d memory alloy,简称SMA)的镜头移位机构,其是利用SMA的热缩冷胀的特性以作为制动器(actuator)的驱动力源,如US5,185,621A、US5,279,123A、US5,459,544A、US6,307,678B2、US6,449,434B1、WO2005001540、US20020136548、US2007058070、US2007047938、JP64000938、JP9127398、JP62067738、JP3196781、JP2006329111、JP2005275270、JP2005195998、JP2005156892、JP2004184775、JP2004129950、JP2004069986、JP2004038058、JP2000056208等,但是,SMA热缩冷胀的动作较慢且所产生的(长度)伸缩量也有限,相对使镜头移位量受限,无法简易达到自动对焦或变焦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一品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7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色彩饱和度的显示装置及其使用的色彩调整方法
- 下一篇:电压调整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