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氯化亚砜合成中液相循环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4780.1 | 申请日: | 2008-0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4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清;汪新泉;戴恒文;潘英曙;李世群;郑小辉;刘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电化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17/45 | 分类号: | C01B17/45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明霞;俞昌华 |
地址: | 33331***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亚砜 合成 中液相 循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氯化亚砜合成中液相循环的方法,具体的讲,所述的方法包括从粗品氯化亚砜的冷凝液,到脱气装置的提纯后的粗品氯化亚砜混合液体,再进行硫化和精馏,精馏的塔底残余液重新泵送至二氯化硫的合成的过程,从而形成所述的全封闭全循环氯化亚砜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氯化亚砜在有机合成上很重要,它是农药、医药、感光材料和高聚物中间体合成的中间原料,现有技术公开了一些氯化亚砜的合成、提纯的技术方案,包括:
ZL95110380公开了一种氯化亚砜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利用二氧化硫同氯化硫的一氯化物、二氯化物在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以气相反应制得氯化亚砜粗品,再将粗品和硫磺粉一起蒸馏制得精品,具体反应步骤有二氯化二硫的合成、二氯化硫的合成、氯化亚砜的合成及粗品的提纯,但是,该专利所述的间歇性生产方式,由于其中的多步反应为可逆反应,因此,为了实现正向反应的完整,需要多量的部分起始原料,导致了反应后回收的巨大困难,同时,该专利的所述工艺的原料的利用率仅仅能够提高百分之五十以上,收率也比现有技术提高百分之五十。
US2431823公开了利用二氯化二硫(S2Cl2)与氯气反应,生成的二氯化硫(SCl2)及过量的氯气与二氧化硫及导入的氯气在活性炭催化下气相反应,经蒸馏得到氯化亚砜;该文献还公开了将反应后经过硫化床并蒸馏后的主要为包括硫的一氯化硫混合物经过氯化器氯化后加入预热器A,开始新的反应。
US2,779,663公开了获得SOCl2的方法,包括脱气(二氧化硫和氯气)、冷凝,背景技术中提到S2Cl2、SO2和Cl2反应生成SOCl2,以及将产物在硫化器中将其中的二氯化硫反应为一氯化硫,返回到开始的反应器;回收的二氧化硫和氯气返回到开始的反应器。
直接涉及二氧化硫气相法合成氯化亚砜的文献有:US2431823,DE842041;
以硫为起始物产生一氯化硫来合成氯化亚砜的文献有US1861900、US2420623;
现有技术中,合成氯化亚砜的方法有十几种,但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基本上是如下三种工艺路线:
(1)五氯化磷与二氧化硫反应,工艺简单,但SOCl2与POCl3很难分离,不易得到高纯度SOCl2;
(2)以氯化锑等为催化剂,氯化硫与氯磺酸反应,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工艺复杂,投资较大;
(3)气相催化法合成氯化亚砜,以活性炭为催化剂,氯化硫与二氧化硫、氯气反应,国外普遍采用,工艺简单,投资少和产品纯度高,可采用封闭式内循环装置生产,无环境污染,基本反应式如下:
1、
2、
但是,在已经公开的文献中,虽然有提出,采用封闭式内循环法生产,但是,作为一项大型工程项目,没有公开如何封闭式内循环法生产氯化亚砜具体技术方案,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氯化亚砜合成中液相循环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得以实现:
一种氯化亚砜合成中液相循环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
(1)将粗品氯化亚砜进行硫化,得到硫化后的粗品氯化亚砜;
(2)将硫化后的粗品氯化亚砜进行精馏,得到氯化亚砜和混合高沸物;
(3)将所述的混合高沸物与过量氯气反应,得到二氯化硫混合气体;
(4)将二氯化硫混合气体与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得到氯化亚砜混合气体;
(5)将得到的氯化亚砜混合气体进行冷凝,将冷凝产物进行脱气提纯,得到步骤(1)中所述的粗品氯化亚砜,然后进入下一循环。
本发明中步骤(1)中所述的硫化后的粗品氯化亚砜中氯化亚砜的含量为50~70%。
本发明所述的步骤(5)中的冷凝产物利用高位差形成的重力输送至脱气装置;所述的步骤(2)中,精馏后产生的混合高沸物通过泵输送至S2Cl2高位槽。
本发明精馏后产生的混合高沸物中,S2Cl2的含量占混合高沸物总重量的93%,SOCl2含量占混合高沸物总重量的1~2%,S含量占混合高沸物总重量的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电化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电化精细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7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