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开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4984.5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1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西村健司;安福献二;工藤保亲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H15/00 | 分类号: | H0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肖鹂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及个人电脑等各种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及多功能化进一步发展,对于它们所使用的开关装置,也要求小型、薄型并能可靠的动作。
图5是现有开关装置501的立体图。滑动开关1具备绝缘树脂制的壳体502、绝缘树脂制的控制杆3、金属薄板制的盖4。壳体502具有上面开口的大致箱形状。控制杆3自壳体502向前方突出。盖4覆盖壳体502的上面。
在壳体502内收纳有固定触点和可动触点等开关触点。通过使控制杆3向左右方向滑动,这些开关触点进行电连接、电分离。分别与开关触点连接的多个端子5自壳体502的下面的左右向外方突出。
在布线基板6的上下面上形成有多个布线图案。在布线基板6的上面设有多个连接盘7。滑动开关1的端子5利用软钎焊等装配连接在连接盘7上。滑动开关1以使控制杆3向前方突出的方式配置于布线基板6的前端,从而构成开关装置501。
开关装置501安装在电子设备的操作面板的后方,并使控制杆3自操作面板突出。滑动开关1的端子5经由布线基板6的布线图案、连接其的连接器及导线等与电子设备的电路电连接。
当使自操作面板突出的控制杆3向左或右方向滑动时,壳体502内的开关触点进行电连接、电分离。开关触点的电连接、电分离形成的电信号自端子5经由布线图案等被输出到设备的电路中,由此进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的切换。
滑动开关1的控制杆3、和其它操作方式的开关例如具有圆顶形状的可动触点的按压开关的按钮都用1~3N左右的力进行操作。操作时按压开关移动的量为0.2~0.5mm左右,与此相对,控制杆3移动的量大到2~3mm左右。
因此,当操作时对控制杆3施加较大的力时,有时会产生以下的情况,即、该力施加于壳体502上引起端子5自连接盘7的剥离,而使端子5与连接盘7的电连接不稳定,或者产生开关1的位置偏移而使开关1不能可靠地动作。
在操作完控制杆3之后、手离开时,有时通过弹性恢复力使控制杆3返回到原来位置的弹簧会被收纳在壳体502内。在这种自动复位式的滑动开关1中,有时会产生弹簧带来的冲击,引起如上所述的故障。
对于具有滑动开关1的开关装置501,为了防止上述故障,而使设于电子设备的机壳上的切起部与开关1的左右侧面抵接。虽然切起部保持开关1,但使得开关装置501的结构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其具备形成有切口部的布线基板、在切口部周围设于布线基板的上面的连接盘、开关。开关包含控制杆、通过控制杆在规定的方向移动而动作的开关触点、具有位于布线基板的切口部内的台阶部的壳体、自壳体突出并且装配在布线基板的连接盘上的端子。
该开关装置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将开关牢固地保持在布线基板上,并能够可靠地进行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的线2-2的剖面图;
图3是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开关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现有开关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开关装置1001的立体图。开关装置1001具备开关18、搭载开关18的基板19。
图2是图1所示的开关装置1001的线2-2的剖面图,图3是开关装置1001的开关18的分解立体图。壳体11由液晶聚合物或聚苯硫醚等绝缘树脂构成,具有开口位于上面11C的凹部11D且实际上具有箱形状。凹部11D具有底面11E。固定触点12、112由铜合金等导电金属薄板构成,且露出于壳体11的凹部11D的底面11E,利用嵌入成形等固定于壳体11上。
分别连接在固定触点12、112上的端子13、113与固定触点12、112形成为一体。在固定触点12与端子13之间设有折曲部13B,端子13经由折曲部13B与固定触点12连接。在固定触点112与端子113之间设有折曲部113B,端子113经由折曲部113B与固定触点112连接。在端子13、113的前端分别设有向上方延伸的折弯部13A、113A。端子13、113自壳体11的相互对应的端11F、11G分别向外方突出。壳体11具有自下面11H突出的台阶部11A。台阶部11A的宽度W1小于台阶部11A上方的壳体11的宽度W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4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