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疫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5071.5 | 申请日: | 2006-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1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黔;钱关祥;方丽娟;钱丽;梅文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5/79 | 分类号: | C12N15/79;C12N15/24;A61K31/7088;A61K48/00;A61P35/00;A61P31/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200025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诱生 细胞 免疫 应答 表达 载体 及其 疫苗 | ||
本申请是“一种可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共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发明的分案申请。申请日2006年8月18日,申请号2006100301998,发明名称:一种可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共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真核表达载体,具体地说关于一种可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真核表达载体及其疫苗。
背景技术
DNA疫苗(DNA vaccine)又称核酸疫苗、基因疫苗(gene vaccine),是指将编码某种目的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插入真核细胞表达质粒,直接导入动物体细胞内,并通过宿主细胞的表达系统合成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不仅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还能诱导产生特异性的具有细胞毒杀伤性功能的CTL效应(细胞免疫),并可直接清除带有目的抗原的靶细胞,因此对病毒、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和寄生虫所引起的传染病具有广阔的治疗前景。表位疫苗(epitope vaccine)是用抗原表位制备的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synthetic peptide vaccine)、重组表位疫苗(recombinantepitope-based vaccine)及表位DNA疫苗(epitope DNA vaccine,minigenes/epigenes),是目前研制感染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疫苗的方向。表位(epitope)是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它是T细胞抗原受体(T cell receptor,TCR)和B细胞抗原受体(B cell recepto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在免疫应答中,TCR和BCR所识别的抗原表位不同,分别称为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是高度多态性的细胞表面分子,它将多肽片段递呈给T细胞。与MHC I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肽为8-12个氨基酸,是来自内源性抗原经蛋白酶降解后的产物。蛋白酶水解片段通过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转运至内质网与新合成的MHCI类分子相结合,MHC肽复合体转移至细胞表面被CD8+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TCR识别。MHCII类分子结合肽长度变化较大,为9-25个氨基酸,主要由外源蛋白通过溶酶体中的蛋白酶降解而来。在内体溶酶体中与MHC II类分子结合后,MHC肽复合体也转运至细胞表面被CIM T细胞TCR识别。据此可设计出两大类T细胞疫苗,即与相应的MHC I及MHC II类分子相关的CD8 T细胞疫苗和CIM T细胞疫苗。CIM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又分为分泌不同细胞因子却又交叉调节的两群,即Th1和Th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0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