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盒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5401.0 | 申请日: | 2005-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樱井聪;菊地修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 ||
本申请是申请人索尼株式会社于申请日2005年6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墨盒”、申请号为200510075567.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从设于记录头的喷嘴直接喷射墨水,进行记录的喷墨打印机等的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背景技术
以打印机为代表的喷墨记录装置中,向搭载于载架上的设有多个喷嘴的记录头供给墨水,在记录纸等记录介质上直接喷射墨水,进行记录。而且,对上述记录头的墨水的供给通过可在记录头上进行拆装更换的通常被称为盒的墨水收纳容器(下称墨盒)进行。上述墨盒可知有硬型墨盒和软型墨盒。
如图21、图22所示,硬型的墨盒101由利用丙烯酸-丁烯-苯乙烯(ABS)树脂、聚碳酸酯(PC)树脂这样的较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的主体部102和盖部103构成。在上述主体部102的底面,形成有用于向喷墨记录装置的载架供给墨水的供给针插入口104。另外,在盖部103上形成有用于填充墨水的墨水注入口105。
在上述盖部103的底部形成有突起106,将上述突起106压入主体部102的开口部107内,由盖部103塞住上述开口部107,同时,利用超声波熔敷机熔敷其周边部,主体部102内由盖部103密封。在从上述墨水注入口105注入墨水时,由封口体108对述墨水注入口105进行封口。
另一方面,如图23所示,软型的墨盒201通过在填充墨水的由乙烯树脂等软质材料形成的袋体202上部设置大致圆筒状的墨水注入口203而形成。在从上述墨水注入口203注入墨水后,在上述墨水注入口203内压入由橡胶等弹性体形成的栓204,同时,在上述墨水注入口203的外周安装帽205。上述墨水注入口203兼作供给针插入口,在向喷墨记录装置的载架上供给墨水时,通过设于上述帽205顶部的孔部206及上述栓204将载架的墨水供给针插入袋体202内。
但是,上述硬型的墨盒101由于由ABS树脂、PC树脂这样较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而具有成形性(定形性),故具有操作方便且容易向喷墨记录装置的载架上拆装这样的优点,但是,在主体部102上由超声波熔敷机熔敷盖部103时,不可避免地产生树脂的磨耗粉,磨耗粉的一部分脱落到主体部102内,在墨水中混入树脂磨耗粉等异物时,在喷墨记录装置的喷嘴内产生所谓的堵塞,可能不能流畅地打印。这种情况在超声波熔敷主体部102和盖部103后,可通过清洗内部后注入墨水来解决,但存在生产性不好,成本升高这样的缺点。
另一方面,上述软型墨盒201使用填充墨水的由乙烯树脂等软质材料形成的袋体202,是和用于医疗用等的现有输液包装等大致相同的结构,具有可防止异物等混入的优点,但是,由于是柔软的结构,故不容易操作,而存在难以在喷墨记录装置的载架上拆装的缺点。
因此,如特开平11-240169号公报(段落0009、段落0010等)等,作为解决上述硬型墨盒101的缺点及上述软型墨盒201的缺点的方案,开发具有内侧容器和外侧容器,且由具有可挠性的袋容器形成内侧容器的墨盒。
上述墨盒是至少具有内侧容器和外侧容器的墨盒,其特征在于,内侧容器是具有可挠性的袋容器,至少含有浸渍性的填充材料、阀安装口、及填充材料面临的排出口,外侧容器具有使内侧容器的排出口与给液对象连接的连接部,且至少在两面具有开口部,上述内侧容器收纳液体,收纳于上述外侧容器内。
而且,通过上述结构,即使墨盒的内侧容器是具有可挠性的袋容器,也可以通过将其收纳的外侧容器形成即使与喷墨打印机的载架等一起即使动作也不与其它部件干涉的稳定的姿态和外形,另外,在载架等上拆装时,满足用于以稳定的状态连接排出口的连接部的形状等主要条件,同时,使收纳于内侧容器的液体从排出口通过外侧容器的连接部从填充材料渗出,进行补给。
但是,在上述特开平11-240169号公报的墨盒中,具有如下所述的问题点。
(1)由于内侧容器由具有可挠性的袋容器构成,故当墨水在内部流动时,由于袋容器的形状也变化,从而难以把持,而在操作时有不便之处。例如,在将内侧容器插入外侧容器内时等,内侧容器保持与外侧容器的内侧容器收纳部相同的形体者容易插入。另外,难以将装入有墨水这样的液体的袋容器定位固定在外侧容器内而不摇动。
(2)将袋容器内的液体(墨水)用完后,可从外侧容器的开口部将注射的针扎入袋容器,补充液体(墨水),但必须由专用的粘接带塞住拔除针后的痕迹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株式会社,未经索尼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