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阴电端子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5771.4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7089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G·皮奥文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那卡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 | 分类号: | H01R13/11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意大利;IT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电 端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电端子。
背景技术
如下那样的阴电端子是目前已知并广泛应用的:通过冲切和弯曲金属板形成并包括两对相对的片弹簧薄片——第一对较短的薄片和第二对较长的薄片。
这种片弹簧薄片具有相互相对的突起部,该突起部用来与插入的刀形阳端子接触,并形成在较短薄片上和在较长薄片上而偏置,从而使刀形阳端子能够软插入。
术语“软插入”的意思是将阳端子插入阴端子的片弹簧薄片之间而施加在阴端子和阳端子之间的相对力小于如果薄片在相同高度具有突起部所必须施加的力;薄片上突起部的偏置引起两对薄片在不同的时间分叉,首先是一对长薄片,然后是一对短薄片。
此外,两对薄片的不同长度产生的偏置接触点确保了阴端子和刀形阳端子之间的优化接触,即使阴端子不是完全与阳端子的孔轴向对准时也是如此。
已知的端子具有易于从阳端子脱开的缺点,且所述脱开可通过例如通电装置经受的振动来确定,它可以是电动机、变压器、或任何其它类似装置;阴端子和阳端子的相互脱开引起电连接的中断,导致配有所述端子的对象物的运行完全或部分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阴电端子,它能够避免类似已知类型的阴端子揭示的缺点。
在该目标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牢固地与相应刀形阳端子相配、形成稳定且可靠接触的阴电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与已知类型的刀形阳端子相配的阴电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已经在使用的已知类型的设备来组装的阴电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阳端子软插入与类似已知类型端子至少相同程度的阴端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已知系统和技术低成本制造的阴电端子。
此后会变得更加明显的该目标和这些及其它目的通过如下的那种类型的阴电端子来实现:包括至少一对相对的片弹簧薄片,该片弹簧薄片适于提供用于相关刀形阳端子的容纳和接触区域,其特征在于,第一薄片设有用于与所述刀形阳端子接触的突起部,而第二相对薄片具有防抽出齿,该防抽出齿设计成通过卡合作用插入所述刀形阳端子的孔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会从附图中以非限制示例方式示出的以下两个优选但非排除性的其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更好地显现出来,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应用于截面示出的刀形阳端子的侧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端子的正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端子应用于截面示出的刀形阳端子的侧视图;
图5是图4的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端子的正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其第三实施例的端子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在第一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阴电端子大致用标号10表示。
阴端子10是由冲切和弯曲金属板作业而形成设有成对相对的四个片弹簧薄片11、12、13和14的本体22来形成的类型。
第一对较短的薄片11和12具有相对的突起部15和16,分别与插入的刀形阳端子17接触。
在第二对较长的薄片13和14中,第一长薄片13设有用于与刀形金属端子17接触的突起部18,该突起部相对于第一对薄片11和12的突起部15和16偏置,而第二长薄片14具有防抽出齿19,该齿设计成通过卡合作用进入的刀形阳端子17的孔20。
在通过本发明的非限制性实例描述的端子10的实施例中,齿19从襟片(flap)21突出,襟片21从第二长薄片14朝向第一对薄片11和12的侧向相邻短薄片12的侧向伸展。
襟片21延伸成作用于所插入的其中设有孔20的刀形阳端子17的区域。
可通过短桩或凸出区域形成第一对薄片的用于与刀形阳端子17接触的突起部15和16和第二对薄片的长薄片13的突起部18。
这种突起部确定与阳端子17基本上点状接触。
通过用于连接到电缆或其它运载电流的其它装置的部分23来完成端子;在图1中,以示例的方式示出端子10具有用于锁定电缆的两个面向叉24。
根据要求和需要,该连接部分(本文描述为叉状)也可以是带有销或刀片的类型,且应当理解,还可以是任何其它类型、形状和尺寸的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那卡股份公司,未经伊那卡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7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