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防增生斑块的支架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5973.9 | 申请日: | 2008-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3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努尔丁·弗里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尔迪亚蒂什有限公司;F.R.I.D.R&D比利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02;A61F2/82;D04C1/06;A61L27/04;A61L3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小琴 |
地址: | 比利*** | 国省代码: | 比利时;B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防 增生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腔内假体全新而意想不到的用途,所述腔内假体不覆盖织物,通常称为“支架”,已在本发明人先前的申请中予以公开。
近年来,植入腔内假体已成为治疗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等的被认可技术。
但是再狭窄这一关键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心绞痛和心肌梗塞的基础病理学为心脏因动脉粥样硬化而导致的狭窄和栓塞,扩大动脉硬化的粥样冠状动脉干预(经皮冠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气囊扩张和支架扩张)已经作为有效治疗方案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扩大过的心脏动脉“再狭窄”或狭窄复发的比率很高,这已经成为医疗问题。再狭窄引起的复发性心肌缺血很可能导致心绞痛和心肌梗塞复发,不少患者需要重做PCI或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尽管放置支架可暂时解决斑块沿血管壁形成而引起的问题,支架放置之后通常斑块又开始穿过和围绕支架形成,因而过一段时间后重新手术以恢复血管的直径已成为惯例。
结果大量金钱浪费在抗生长层(如WO 94/24961)或抗生长药物(如紫杉酚)与支架的结合上。临床试验证明这种方法可能对患者有害。
最近给支架涂敷上狭窄抑制剂而制备的药物洗脱支架作为一种改善的方法引起了关注,此类涂层支架的申请准备在局部损伤处长期提供再狭窄抑制因子。
但是这种方法也有一些缺陷,如由于亚急性阶段栓塞所致死亡病例的出现,过敏反应(如疼痛、湿疹及血压波动)、持续性慢性炎症、内皮再生/血管恢复延迟,而且也没有得到充足的改善。
也尝试过通过研发涂敷有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支架来预防再狭窄。
US-2002/0049495公开了一种涂敷了聚合物的支架,该聚合物结合了可以促进内皮细胞生长的抗体。可以涂敷支架植入之前加入内皮细胞从而使内皮细胞在支架植入之后在支架上生长。内皮细胞可以进行基因修饰genetically)。抗体可以由链接分子束缚在聚合层上。
US-2002/0102560和US-5,957,972均公开了经过基因修饰、可用于涂敷预防再狭窄的支架的内皮细胞。
已经提议各种各样的药物和细胞因子用于治疗再狭窄。例如,US-5,516,781致力于用雷帕霉素治疗再狭窄。US-6,231,600公开了含混合涂敷了紫杉醇的支架。
US-2004/0225346公开了一种支架通过沿支架内表面排列的同源性内皮细胞来阻止再狭窄。该支架在放置入动脉前用聚氨基甲酸酯涂敷罩层,对辅助内皮细胞在支架内壁形成同源层的聚合物表面可加以修饰以增强聚合物的亲水性。
但是,这些应用中内皮细胞1的制备或形成与平滑肌2是脱离的,血管壁3内如果没有所需的内皮细胞1与平滑肌2则血管壁3不可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这一点对于预防上述血管损伤非常重要(见图1)。
因此需要一种抑制再狭窄的新途径,但还没有找到已确定的方法。
因而本领域已经在探索一种促进受伤、衰弱或老化的血管壁3表面上的内皮细胞层1再生的设备。
支架的机械特性基本上由其框架的结构决定。尽管存在各种各样的框架如WO 99/55256所述由平面编织构成的框架,目前最适宜的框架为圆柱形编织框架,如Didcott在GB-1205743或US 5 061 275中详述的框架。
这类框架在插入时易于压缩,不易压碎,而且具有与血管壁相当的相对韧性,这样的结构适宜于所要治疗的刚性动脉的弯曲流向。
已经有人特别是Thompson等(US 5 718 159)尝试将金属丝与纺织纤维结合起来。然而所得结果不能令人信服:金属细丝使结构遭到破坏,而且还沿着其螺旋方向形成了纺织纤维的错位和空隙。这些纤维承受着血流所形成搏动作用之下的压力,因与金属丝(其弹性系数和直径更大)发生摩擦易于很快就受到腐蚀和形成疲劳。此外Thompson提议使用其内假体,即由纯金属(“结构的”)丝构成、覆盖一两层不渗透层的框架。该提议完全是一种假设。实际上试验证明该建议的金属丝遭受热硬化后不可能编织长时间持续的金属丝。因而,这种内假体也许是脆性的或至少是不稳定的。况且实际上US 5 718 159所述根本属性之一是内假体应该是不渗透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尔迪亚蒂什有限公司;F.R.I.D.R&D比利时有限公司,未经卡尔迪亚蒂什有限公司;F.R.I.D.R&D比利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59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新型极柱
- 下一篇:用于移动式电子装置的颈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