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及触摸按键电容的测量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6684.0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9979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佳;王鲁克;梁源;贾灵;张其华;祝继华;张冲;赵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17/96 | 分类号: | H03K17/96;G01R27/26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平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翟中平;王俊城 |
地址: | 310011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cu 电容 感应 触摸 按键 测量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及触摸按键电容的测量方法,主要用于电子产品控制,属触摸按键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机械按键具有易磨损、安装复杂、受温度、湿度、灰尘等环境因素影响变化较大等缺点;而压电薄磨式触摸按键不仅造价高昂,而且容易损坏,并且受温度和湿度影响,其输出信号的值误差大,易造成误动或不动。
发明内容
设计目的:为了避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设计一种采用PCB印刷电路作为感应电容且灵敏和准确性高的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及触摸按键电容的测量方法。
设计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本发明采用MCU检测触摸按键电容的RC充放电时间的变化来判断触摸按键电容的变化,从而判断触摸按键是否被按下。当手指按在触摸按键上时,触摸按键的电容值变大,使得RC充放电时间变长,MCU检测到这种变化,从而感知按键。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①MCU:MCU是单片机,是系统的核心部分,完成对各个触摸按键电容的检测和按键是否被按下的判断;②触摸按键:设计在PCB板上的按键触摸区域,触摸按键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条形或其他各种形状。
技术方案1: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其特征在是:触摸按键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且分别与MCU的I/O口端及电阻R的一端连接,R的另一端接地。
技术方案2: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1~n个触摸按键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且采用导线分别与MCU在的1~n个I/O口连接,两个触摸按键间设有电阻R连接。
技术方案3: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及触摸按键电容的测量方法,MCU的1~n个I/O口对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触摸按键电容充电或放电,当没有手指按下时,PCB触摸按键有一个基本电容,MCU记录对基本电容充电或放电至一定电压的充放电时间,当手指按在PCB触摸按键上时,MCU检测到充放电时间变化到达一定阈值时,MCU判断有按键按下,并计算按键值。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相比,一是采用电容触摸感应技术设计触摸按键,成本低,无需特殊传感器;二是功耗较低;三是感应式轻触即可实现其信号的输出;四是实现方式的可以多样性,并且可以实现精度定位;可替代各种机械按键、开关和接近探测器,并且隔着玻璃(或塑料)的按键,即能感应到你手指的动作、执行相应的动作;六是结构简单,耐磨损的好;七是由于不使用传统的按键,该触摸感应按键可采用整体无缝面板,其防尘效果极佳,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实施方案的电路示意图。
图2是一种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的工作系统模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照附图1。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触摸按键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且分别与MCU的I/O口端及电阻R的一端连接。触摸按键、MCU的I/O口端及电阻均为1~n个且如附图1所示一一对应。
实施例2:参照附图2。1~n个触摸按键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且采用导线分别与MCU在的1~n个I/O口连接,两个触摸按键间采用电阻R连接。1~n个I/O口依次为高电平、低电平,高电平、低电平……且成对匹配。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2的基础上,基于MCU的电容感应式触摸按键及触摸按键电容的测量方法,MCU的1~n个I/O口对分布在PCB印刷电路上触摸按键电容充电或放电,当没有手指按下时,PCB触摸按键有一个基本电容,MCU记录对基本电容充电或放电至一定电压的充放电时间,当手指按在PCB触摸按键上时,MCU检测到充放电时间变化到达一定阈值时,MCU判断有按键按下,并计算按键值。
电容充电的计算公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利尔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6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