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速更换的电动车电池箱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6771.6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89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坡;孙逢春;林程;马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更换 电动车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更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电 动车动力电池组的快速更换的电池箱。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有限的石油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这使得电动汽车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电动汽车成了未来汽车发展 的方向。电动汽车上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能源储备及供给系统。解决好 蓄电池的使用技术便成了电动车产业化发展的技术关键。现有电动汽 车(例如,大客车)的电池箱是放在客车两侧,一般是每侧4到5箱, 这便给电池组的装卸带来困难;同时,影响电动车的续使里程成为电 动车产业化发展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就得发明一种快换的 电池箱,同时能配合快换设备能在5分钟之内解决电池组的更换;同 时快换的电池箱对锂电池的安全使用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更加具体地说,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更换的电动 车电池箱,其与快换设备配合能够实现与汽车的快速分离,从而能够 用快速更换电池的方式扩大续驶里程,解决人力更换电池的困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车电池箱,包括:电 池组、内箱体、外箱体、和脱出滑道,内箱体是由内箱体骨架和位于 内箱体骨架前部的前门构成,所述内箱体用于承载电池组,外箱体是 由外箱体骨架和位于外箱体骨架后部的后盖构成,外箱体固定在电动 车车身上;
其中,所述滑道设置在内箱体和外箱体之间,包括上滑道和下滑 道,上滑道和内箱体骨架焊接在一起,下滑道和外箱体骨架焊接在一 起,上滑道插进下滑道,形成电池组的抽屉式装卸;
其中,所述上滑道包括多个滑轮,而下滑道包括下滑道槽,所述 上滑道的多个滑轮能够在所述下滑道槽内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电池箱,还包括锁止机构和解锁机构,所述 锁止机构为凸轮插销式锁,所述解锁机构为开锁装置。
其中,所述凸轮插销式锁安装在前面板的左右两侧,其包括:底 板、插销轴、锁舌、回位弹簧、直线轴承座、凸轮、凸轮拉杆和把手、 和滚动轮;所述直线轴承座固定在前面板朝向电池箱内部的侧面上 的,所述插销上具有竖直向上的滚动轮,回位弹簧位于直线轴承座与 滚动轮之间;
当把手上没有施加拉力时,回位弹簧基于直线轴承座抵压着滚动 轮,使得锁舌伸出于内箱体之外,从而将内箱体锁止在外箱体上;当 对把手施加拉力时,把手带动拉杆运动,从而凸轮推动滚动轮朝向凸 轮所指向的方向运动,于是带动锁舌缩回到内箱体内。
其中,所述开锁装置安装在前面板的中间,其包括:摆臂支撑座、 凸轮插头、碰头座、凸轮插头挡圈、滚轮、传动杆、安装在摆臂支撑 座内的一对摆臂、和将各个摆臂可枢转地安装在摆臂支撑座上的销 轴;
其中,摆臂支撑座安装在碰头座上,凸轮插头可移动地安放在碰 头座内的空腔内并且可以从碰头座朝向摆臂支撑座运动,凸轮插头挡 圈防止凸轮插头沿着与朝向摆臂支撑座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脱离碰头 座,滚轮安装在摆臂靠近凸轮插头的一侧;
而凸轮插头在受到外力驱动的情况下,能够推动滚轮,使得一对 摆臂的安装滚轮的一端彼此分离地运动,而所述一对摆臂各自的未安 装滚轮的一端朝向彼此运动。
最好,所述传动杆与所述摆臂未安装滚轮的一端连接。
最好,所述凸轮插头是箭头形的。
最好,所述摆臂是V字形的摆臂。
根据本发明,所述内箱体包括内箱体输出端子,外箱体包括外箱 体输出端子,内箱体输出端子与外箱体输出端子能够在内箱体插入外 箱体内时自动插接,并且在内箱体脱离外箱体时自动分离开。
其中,所述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构成,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叠摞 在一起用长螺栓紧固。
其中,所述下滑道是由方管或槽形钢制成的滑道体,并且在所述 上滑道的多个滚轮是轴承或滚轮。
其中,所述内箱体和外箱体蒙皮也可用不饱和聚酯玻璃纤维增强 模塑料制成的。
根据本发明的电动车电池箱,还包括自动快速插接机构,该自动 快速插接机构包括设置在外箱体后盖板和内箱体后部之一上的插头 和设置在外箱体后盖板和内箱体后部中的另一个上的插孔,所述插头 能够配合的插入到所述插孔中,由此通过插头和插孔而能够进行正常 的输电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