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墙面挡土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6935.5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0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程卫国;龚丽飞;郭军辉;何辅友;朱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卫国 |
主分类号: | E02D29/02 | 分类号: | E02D29/02;A01G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210000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墙面 土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墙面挡土块,尤其是一种可种植植物的挡土块。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干垒挡土墙砌块砌筑的加筋挡土墙在国内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优点明显,施工方式简捷,工程造价低廉,同时具有一定的生态景观效果,所以在景观园林等工程中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
干垒砌块构筑加筋挡墙面板在国内外已经得到应用:不同砌块外形的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不同的自然地形条件;不同砌块表面的装饰工艺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各种生态以及人文环境相融合通过砌块块体上特殊空腔的设置可以用来回填骨料或土体,在增加墙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可在挡墙面层结构上种植各类植物以提高绿化度和可观赏性使得这种结构形式在安全稳定的前提下,更具景观性和人文内涵,体现出其特有的亲和力和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力。
目前,植生砌块加筋挡土墙通常采用上下层错位的形式形成台阶式墙面结构来种植植物,因此对墙后空间要求比较大;或采用砌块前表面凸出空腔体来提供种植空间,但要求块体大小适于人工搬运和施工作业的前提下,块体的整体尺寸已经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凸出空腔体的空间或块体自身所能提供的种植空间就十分有限,同时挡墙易受到破坏而影响墙面效果和植物的生长。并且其墙后反滤层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植物今后的生长,影响墙体面层结构内植物成活率。因此,有必要改进砌块墙面体植生空腔系统的构造形式来避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种植植物的墙面挡土块,以改进挡土墙墙面结构中植生空腔系统的分布形式,在满足植物所需的生长空间和养分供给前提下,使砌块体垒置的挡土墙更具实用性、适应性、生态景观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种植植物的墙面挡土块,多个挡土块层层垒叠可形成与地面垂直的墙面,该挡土块具有底板和侧面板,底板前端向上弯曲,侧面板直立于底板上形成具有内部空腔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空腔内部填充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空腔由分为回填腔和回填带两部分,回填腔用于种植植物,回填带用于为植物根系提供生长通道,挡土块的整体从侧面看呈“船”型,水平面呈T型。
进一步,每个挡土块的两侧面板顶面上设置凹槽,底板下表面设置凸缘,凹槽与上层挡土块底板上的凸缘配合连接。
进一步,每个挡土块上可设置多个凹槽和凸缘,以此增强上下相邻层块体间的嵌固作用。
进一步,所述回填带延伸至墙后回填土层内,与墙后回填土层连通,使得植物根系可到达土层,所述回填带的横截面可为平底U型断面,亦可为凹底U型断面。
进一步,挡土墙同层左右块体间可通过加筋棒加固连接,使得一块体同时受到上下、左右相邻周边块体对所述块体的限制,从而可提高整个墙面的整体稳定性。
进一步,凹槽的宽度大于与之配合的凸缘宽度,凹槽与凸缘之间的剩余空间内放置所述加筋棒。所述加筋棒可为钢筋材料或其他具有一定强度的棒体材料。
进一步,在加筋棒上绕卷加筋材料,并一同卡固在凹槽与凸缘之间的剩余空间内。
本发明挡土块从结构上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结构为这种块体上种植的植物提供生育发展空间,一部分结构在加筋挡墙的反滤层中形成一定的土壤带,从而为植物根系提供的向后发展的特定通道,亦使得块体更好地嵌固在护体的表面,形成一个很好的垂直空间绿化墙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挡土块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挡土块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视图;
图4为图1中B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利用挡土块形成的挡土墙的示意图;
图6为加筋棒的位置示意图;
图7为加筋棒与加筋材料的结构图;
图8为挡土墙竖直方向截面示意图;
图9为挡土墙的水平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卫国,未经程卫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镁合金型材扭曲检测和矫正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