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火焰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06972.6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0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曹琴;王雨勃;杨生贵;孙继国;任志鹏;贾锦;孙树翁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Q13/02 | 分类号: | F23Q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万科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亚军;杜澄心 |
地址: | 264006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火焰 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各大小火力发电厂燃煤发电机组上的燃油装置-火焰发生器。
背景技术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力小于16kg/h(当量功率为200kw)的小油枪供电厂选用。为了进一步节油,许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相继开发出诸如等离子点火、高频感应点火等高新产品,其功率一般在150kw到250kw左右,此功率范畴,正好弥补小功率油枪空白的不足之处,而且在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业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等离子点火技术和高频点火技术,在超过250kw以上的大功率的产品方面,设计及制造难度较大。为此,我公司早在2005年就已经立项开发功率能覆盖小油枪及等离子点火技术的以毛细孔虹吸原理输油并预热气化高效燃烧的新型点火装置,于2006年元月已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为200610042595.2。此后又用了两年时间对此项专利技术进行了多次改进,提高,共取得以下几项技术成果:1,原预热环改为U型加热棒,而且直接烧结在粉末冶金内,大大提高预热速度及使用寿命。2,原三支金属软管分别输送预混风,外围风,中心风这三股助燃风该为独支配风筒供风,结构简单,美观。3,增长预燃室,并在预燃室内增设预热管和加衬隔热保温套,显著提高功率调节范围,由40kw-1200kw变为40kw-2400kw。本次申请的新型火焰发生器就是2006年元月专利的改进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火焰发生器,以解决一种火焰发生器可以覆盖油枪、等离子点火器和高频感应点火器的所能做到的功率范围,并且节能效果明显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新型火焰发生器,包括:由后端机罩、中部风箱和前部配风筒构成的外壳及外壳内的点火枪、进油管和汽化器;所述气化器是由中心预热棒和外套管之间填充金属粉末烧结而成,气化器内粉末冶金形成的毛细孔构成柴油流经通路;气化器固定在配风筒内,气化器远端的配风筒内有较长预燃室,点火枪口部在点火时位于预燃室内;配风筒侧面设有助燃风进口,气化器与配风筒之间为助燃风通道;所述进油管包括配风器远端靠近口部内增设的预热环及进油管,燃油先经过预热环再进入气化器,由气化器远端喷出。
如上所述的新型火焰发生器,在配风筒内增设隔热保温套。
如上所述的新型火焰发生器,所述点火枪包括控制其伸缩的联板和气缸。
本发明提供的火焰发生器是一种结构及原理完全新颖的燃油装置,主要应用在电力行业各大小火力发电厂燃煤发电机组上,用来直接点燃煤粉启动锅炉和锅炉稳燃燃烧。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比通常用油枪启动及稳燃锅炉的方法,可以节省95%以上的燃油,可大量减少电厂燃油的消耗量,节能显著,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的国策。
2、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出力小于16kg/h(当量功率为200kw)的小油枪供电厂选用,为了进一步节油,火力发电厂相继采用了如等离子点火,高频感应点火等高新产品,其功率一般在150kw到250kw左右,此功率范畴,正好弥补小功率油枪空白的不足之处,而且在电厂得到推广应用,业已取得良好效果。但是等离子点火技术和高频点火技术,超过250kw以上的再大功率的产品设计及制造难度较大。本发明提供的火焰发生器,其功率可以覆盖油枪,等离子点火器和高频感应点火器的所能做到的功率,结构简单,成本低,节能更显著。
3、由于本发明没有各类油枪常用的喷咀而用气化器代之,所以不会发生堵塞现象,也不结焦;其功率基本不受油压限制,功率由60kwk可调到1800kw(相应燃油出力5kg/h-150kg/h),功率调节比大于30;能实现冷炉曲线点火(2-3分钟火焰长由0米无级线性调到2.2米);火焰温度高,刚度大,不与煤粉争风;油百分之百气化后燃烧,燃烧效率高;工作油压小于0.02MPa,安全系数大;现场应用时,炉前原来油,气系统参数无须任何改动,所以现场管路改造工作量最小;用它可以顺利点燃烟煤,贫煤,顺利启动锅炉及锅炉稳燃运行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4是图3的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6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