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试微动接触电阻的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7402.9 | 申请日: | 2008-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3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许良军;芦娜;白惠贤;罗东;于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7/02 | 分类号: | G01R2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微动 接触 电阻 系统 方法 | ||
1、一种测试微动接触电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微动台单元、微动接触电阻测试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及计算机单元,其中
微动台单元,用于根据计算机单元发送来的微动及控制指令,产生微动,并根据自身形成的反馈微动幅值信息,对微动幅值进行调节;
微动接触电阻测试单元,用于对微动中的连接器接触对进行动态接触电阻测试;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接触电压进行采样,将采样信号输出至计算机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图形显示;
计算机单元,用于对测试微动接触电阻设定微动参数及控制参数,通过串口通信方式向微动台输出微动及控制指令,控制微动台微动,初始化测试系统,通过PCI总线与采集卡进行交互,读取采集卡中采集的接触电压信号,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台单元进一步包括:微动台、样块固定台、驱动与控制器及反馈器,其中
微动台,用于接收驱动与控制器输出的微动电压信号,进行微动;
样块固定台,用于固定测试样片,与所述微动台一起微动;
驱动与控制器,用于将计算机单元发送来的微动及控制指令,转换为微动电压信号,向微动台输出,驱动微动台进行微动,接收反馈器反馈的微动台微动幅值信息,对输出的微动电压信号进行调整;
反馈器,用于检测微动台的微动幅值信息,将微动幅值信息反馈至驱动与控制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与控制器进一步包括:输入输出模块,控制检测模块及驱动模块,其中
输入输出模块,用于与计算机单元进行通信,接收计算机单元发送来的微动及控制指令或设置驱动与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发送至控制检测模块;
控制检测模块,用于接收输入输出模块发送来的微动指令及控制指令,转换为模拟电压信号,向驱动模块输出;
驱动模块,用于将控制检测模块输出的模拟电压信号转换为驱动微动台的驱动电压信号,通过自身的运算功率放大电路,驱动微动台微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检测模块和驱动模块采用位移开环控制方式或位移闭环控制方式对微动进行控制。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与控制器进一步包括:模拟比例积分调节电路模块,
所述模拟比例积分调节电路模块,用于对输出电压信号与输入电压信号间的误差进行时间上的积分,调节驱动与控制器的输出电压信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及控制指令包括:微动测试参数信息、电压参数信息及微动幅值参数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动接触电阻测试单元进一步包括:测试触头、测试样片、恒流源、电压计及接触压力调节器,其中
测试样片,固定于样块固定台上,在测试点两侧,通过引出线分别接入恒流源及电压计第二端;
测试触头,固定在基座支撑架上,通过直线轴承和夹具垂直和测试样片接触构成接触对,在测试点两侧,通过引出线分别接入恒流源及电压计第一端;
恒流源,用于提供预定的电流,第一端与测试触头相连,第二端与测试样片相连,根据实验需要输出测试电路的恒定电流;
电压计,用于对测试触头与测试样片两端的电压降进行测量后输出至数据采集单元,第一端与测试触头另一侧相连,第二端与测试样片另一侧相连;
接触压力调节器,用于对测试触头施加预定的接触压力以及对接触压力进行调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压力调节器进一步包括接触压力反馈器,
所述接触压力反馈器,用于对施加的接触压力进行反馈,接触压力调节器根据反馈的接触压力信息调节接触压力。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源进一步包括限压保护模块,
所述限压保护模块,用于对恒流源进行限压保护,在恒流源恒流输出时,如果输出电压达到限压值,将恒流源自动转到限压值输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进一步包括多媒体定时器,
所述多媒体定时器,用于定时触发线程调用回调函数,进行数据采集和微动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74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段式内伸缩臂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作臂的工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