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9145.2 | 申请日: | 2008-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83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向华;赵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7/26 | 分类号: | H04L27/26;H04B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行 控制 信道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基站为多个用户终端(UE)的上行控制信道分配或预留了一个或多个公共的时频资源。在一个子帧内,一个公共的时频资源上可以码分复用多个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这些不同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通过不同的码来区分。
图1是一种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结构示意图,一个公共的时频资源在时域上占用一个子帧(sub-frame),在频域上占用多个子载波。其中,一个子帧可分为两个时隙(slot),一个时隙又可分为若干个块(block),一个块内可以通常包含一个OFDM符号和循环前缀(CP)。从图1中可以看出,有的块用来传输数据,有的块用来传输导频(如果某种上行控制信道需要传输导频的话)。
对多个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在图1所示的公共时频资源上进行码分复用,可以基于两种码分复用技术,包括:块内采用某种序列的不同循环移位(cyclic shift,可简写为CS)码分;块间用一个时隙内正交的块间扩展码(block-wise spreadingcode,或称orthogonal cover,可简写为OC)码分。
在同一个公共的时频资源上码分复用的不同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要么块内的CS不同,要么块间的OC不同,要么两者都不同。这个公共的时频资源上可以码分复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数量是由上述OC的扩展因子和一个块内可供使用的循环移位CS的数量来确定的。
在现有的OFDM或OFDMA无线通信系统中,块内通常采用长度为12的某序列,该序列的12个CS完全正交。但是,由于多径时延等因素的影响,在接收端,不同CS的信号往往不再正交,这样导致不同CS的信号之间存在干扰,并且通常CS之间的间隔越大,相互间的干扰越小。通常约定长度为12的某序列的不同CS间的最大间隔为6,最小间隔为1,若记长度为12的某序列的12个CS为CS1,CS2,...,CS12,则CS1与CS2、CS12的间隔为1,CS1与CS3、CS11的间隔为2,其他CS之间的间隔可以依此类推。
在现有的OFDM或OFDMA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和导频(如果有导频的话)的块间扩展是分开进行的:数据部分在一个时隙内所有用来传输数据的块上进行块间扩展;导频部分在一个时隙内所有用来传输导频的块上进行块间扩展。比如,一个时隙内包含7个块,某种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结构可能是一个时隙中两边的4个块(第1个,第2个,倒数第1个,倒数第2个)用来传输数据,中间的3个块用来传输导频,即数据部分的块间扩展因子是4,导频部分的块间扩展因子是3;还有的控制信道不需传输导频,只占用上述4个用来传输数据的块。在传输数据的块上,通常相互正交的OC的数量等于OC的扩展因子,但是由于信道时变等因素的影响,在接收端,OC不同的信号往往也不再正交,导致这些信号之间存在干扰。通常用户终端移动速度越高,信道的时变越快,相互间的干扰越大。
在现有的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在传输数据的块上,不同用户终端的上行控制信道的码分配(Code Allocation,即给码分复用的上行控制信道分配CS和OC)采用一种“交错”的结构,其中的一个例子如表1所示:
表1
常用的采用表1所示的码分配结构的不同OC(即c1,c2,c3)的取值可以有4种,可以分别称作集合1-4,如表2所示:
表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讯终端及健康信息采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透气式装饰乳房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