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9236.6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16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广岛纲纪;中川信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碧理科技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徐殿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 光学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液晶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所述多个基板夹持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之间配置有具有多个贯通孔或非贯通孔的多孔质结构体,液晶充填并保持在所述贯通孔或非贯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贯通孔或非贯通孔形成为圆形形状或六角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孔开口率s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贯通孔或非贯通孔的间距为50~500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内壁面实施取向处理,并且对所述基板的配置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面实施取向处理,呈液晶的面内取向中没有各向异性的各向同性,并且不依赖于偏光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上表面或下表面实施黑色处理,进行减少漏光的处置。
7、一种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液晶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所述多个基板夹持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形成工序,在由母材构成的基板上形成电极;多孔质结构体形成工序,形成具有多个贯通孔或非贯通孔的多孔质结构体;取向处理工序,对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内壁面进行取向处理;多孔质结构体配置工序,在形成有电极的一个基板上配置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组装工序,将形成有电极的其他基板与配置有多孔质结构体的基板组合;以及液晶注入工序,向组合后的基板之间注入液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孔质结构体形成工序中,通过对高纯度铝材料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来形成氧化铝多孔质结构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孔质结构体形成工序中,通过对玻璃、树脂、硅、碳或陶瓷材料进行蚀刻处理来形成多孔质结构体。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基板的配置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面进行取向处理的工序。
11、一种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所述液晶光学元件具有形成有电极的多个基板、和被所述多个基板夹持的液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形成工序,在由母材构成的基板上形成电极;配置工序,在形成有电极的一个基板或多个基板上配置高纯度铝材料,或形成高纯度铝膜;多孔质结构体形成工序,通过对高纯度铝材料或高纯度铝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而形成具有多个贯通孔或非贯通孔的多孔质结构体;取向处理工序,对形成后的多孔质结构体的内壁面进行取向处理;组装工序,将形成有电极的其他基板与配置有多孔质结构体的基板组合;以及液晶注入工序,向组合后的基板之间注入液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所述基板的配置所述多孔质结构体的面进行取向处理的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碧理科技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未经碧理科技有限公司;国立大学法人山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23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