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09816.5 | 申请日: | 2008-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05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9-08-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淳;王文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04 | 分类号: | H01R13/504;H01R12/24;H01R12/08;H01R13/639;H01R13/63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9江苏省苏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及其 结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尤指一种盖板与绝缘本体能够紧密融合成一体的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
背景技术
现行电子产品在动态的电路连结处或是在组装零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时,通常是以挠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来进行连结,因挠性印刷电路板(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配线空间限制较少、灵活度高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PC及周边产品、通讯产品、显示器和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而挠性印刷电路板(FPC)在其端边是连结有电连接器,用以便利产生电讯的导接。
一般用于此类的电连接器,是具有一长矩形的绝缘本体,在绝缘本体上设有复数导电端子,使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凸出于端子嵌槽外,而可令软性排线的接点搭接于接触部上,并且为了使软性排线更稳固搭接在接触部上,会在软性排线上方再罩覆一盖板,使盖板抵压在软性排线的表面,进而使软性排线的每个接点与每个导电端子皆能稳定的接触。
但是,绝缘本体本身长度较长且又设有复数端子嵌槽,使其在制程或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弯曲变形的现象,当绝缘本体产生变形时,该软性排线及盖板并不会一起产生变形,如此将使软性排线的接点无法确实接触到变形部位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进而将导致传输中断。再者,盖板多半以扣合的方式固持在绝缘本体上,但以此方式作固定时,该盖板与软性排线之间常常会产生间隙,使得盖板必没有确实抵紧于软性排线表面,而没办法使软性排线的接点更确实的接触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部,进而无法达到设置盖板所预期的功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其能使盖板的一面紧密熔合于绝缘本体的复数格栏上,以此令导电端子与软性排线更确实的接触,进而使传输更为顺畅及稳定。
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其能使盖板紧密固结在绝缘本体上,以增进绝缘本体的强度,避免绝缘本体产生弯曲变形。
本发明为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及其结合方法,该结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备置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基部上设有复数格栏,每个格栏之间是定义出一端子嵌槽,该端子嵌槽内设有导电端子;备置一盖板,该盖板的一面是接触于每一格栏的上缘;结合步骤:将盖板与每一格栏的接触面以超音波熔接的方式熔接成一体,以令盖板与绝缘本体紧密固结成一体。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该结合方法包含下列步骤:备置一绝缘本体,其具有一基部及一对接部,该基部上设有复数格栏,每个格栏之间定义出一端子嵌槽,该端子嵌槽内设有导电端子;备置一盖板,该盖板的一面是接触于每一格栏的上缘;结合步骤:将盖板与每一格栏的接触面以超音波熔接的方式熔接成一体,以令盖板与绝缘本体紧密固结成一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盖板未组入前的立体图。
图4A为本发明的盖板未组入前的侧视剖面图。
图4B为本发明的盖板组入后的侧视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盖板未组入前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组合侧视剖面图。
图号说明
1、绝缘本体
11、基部 12、对接部
13、扣合部 131、扣合弹片
14、格栏 141、熔接面
15、端子嵌槽 16、凸扣
2、导电端子
21、主体部 22、接触部
23、对接端
3、软性排线
30、空隙31、接点
32、补强板
4、盖板
41、凸部 42、止退部
5、屏蔽壳体
51、扣合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为本发明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电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分解图、盖板未组入前的立体图、盖板未组入前的侧视剖面图及盖板组入后的侧视剖面图,由图所示,本发明的电连接器是包含:一绝缘本体1、复数导电端子2、一软性排线3、一盖板4及一屏蔽壳体5,故就本案的主要结构特征详述如后,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本发明电连接器对接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达昌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禾昌兴业股份有限公司;禾昌兴业电子(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09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