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0096.4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7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春;陈平;齐文;于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67/00 | 分类号: | B01D67/00;B01D69/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136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纳米 纤维 功能 制备 方法 | ||
1、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混合纺丝的方法,将功能性高分子溶液与高性能树脂溶液同时进行混合纺丝,利用纺丝过程中两种纤维互相缠结、编织,最后在收集装置上集结,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本方法具体包括下列步骤:
(1)、将功能性高分子及高性能树脂溶液分别溶解于各自的溶剂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体系,溶液浓度为5-30wt%;
(2)、分别将上述两种溶液装入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筒中,注射筒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
(3)、在距离注射筒约5-30cm的另一侧放置一与高压电源另一极相连的金属平板、金属网或金属滚筒电极,作为收集装置;
(4)、升高电源电压,两种溶液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分别从各自的注射筒喷射出来形成射流,两种射流在运动的过程中发生缠结,最终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金属收集装置上,从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能性高分子是指功能性高分子是指聚偏氟乙烯(PVDF)、聚磺化苯乙烯(S-PS)、聚乙烯醇(PVA)、聚乙烯醇-乙烯醇嵌段共聚物聚(EVOH)、乙烯-乙烯醇嵌段共聚物(EOVH)、PE、PP、PET等通用工程塑料、及磺化聚乙烯醇(S-PVA)、磺化聚乙烯-乙烯醇嵌段共聚物(S-EVOH)、聚全氟乙烯磺酸(Nafion)、或含有磺酸基、季铵基、羧基、羟基基团的高分子;所述的高性能树脂是指聚苯撑苯并双噁唑(PBO)、芳纶、聚醚酰亚胺(PEI)、PPS、PEEK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偏氟乙烯(PVDF)溶解于DMAc溶剂中,将聚苯撑苯并双噁唑(PBO)溶解于多聚磷酸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0wt%;分别将上述的两种溶液装入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筒中,并将注射筒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在距离注射筒约15cm的另一侧为一与高压电源另一极相连的金属滚筒电极,作为收集装置;缓慢升高电源电压至25KV,两种溶液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分别从各自的注射筒喷射出来,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金属收集装置上,从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磺化苯乙烯(S-PS)溶解于甲苯溶剂中,将芳纶溶解于浓硫酸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5wt%;分别将上述的两种溶液装入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筒中,并将注射筒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在距离注射筒约10cm的另一侧为一与高压电源另一极相连的金属平板电极,作为收集装置;缓慢升高电源电压至20KV,两种溶液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分别从各自的注射筒喷射出来,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金属收集装置上,从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乙烯醇-乙烯醇嵌段共聚物(EVOH)溶解于DMAc溶剂中,将聚苯撑苯并双噁唑(PBO)溶解于多聚磷酸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0wt%。分别将上述的两种溶液装入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筒中,并将注射筒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在距离注射筒约20cm的另一侧为一与高压电源另一极相连的金属滚筒电极,作为收集装置;缓慢升高电源电压至20KV,两种溶液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分别从各自的注射筒喷射出来,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金属收集装置上,从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高强度纳米纤维功能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聚全氟乙烯磺酸(Nafion)溶解于DMAc溶剂中,将芳纶溶解于浓硫酸中,两种溶液的浓度均为15wt%;分别将上述的两种溶液装入高压静电纺丝装置的两个注射筒中,并将注射筒与高压电源的一极相连,在距离注射筒约20cm的另一侧为一与高压电源另一极相连的金属网电极,作为收集装置;缓慢升高电源电压至20KV ,两种溶液在高电压的作用下,分别从各自的注射筒喷射出来,以无纺布的形式收集在金属收集装置上,从而制备出高强度的功能性无纺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未经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0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