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0151.X | 申请日: | 2008-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0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恒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53 | 分类号: | F16K31/53;F16K41/00;F16K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宇彤 |
地址: | 110004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阀门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确切的说它是一种蜗杆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它是严格按密封要求(IP68)设计的一种新型蜗轮、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很多管道是铺在地下,水经常漫过管道的控制井,控制管道的阀门随着沉在水中,与之配套的阀门驱动装置也一同浸在水面上或下。水常会将驱动装置淹没。完全密封的阀门驱动(部分回转)装置是这种工况的解决方案。这种工况的存在要求完全密封的阀门驱动装置出现。驱动装置通常需满足密封标准IP68的要求(驱动装置在浸入水中后,腔不进水)。而通常的驱动装置是达到IP65要求(驱动装置在喷淋水时,内腔不进水)。驱动装置的润滑一般都是润滑脂(低速重载),如果内腔进水,转动零件时润滑脂会皋化反应,润滑效果降低,影响传动。同时也会使零件生锈,影响装置的使用寿命。意大利彼菲责任有限公司申请了名称为“海底阀门驱动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0101146.0,它是解决海底驱动装置的装、卸耗时和潜水员工作量大的问题。上述发明并没有改善阀门的密封性。并且,其结构也不适合常用的管道阀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该新型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的密封达到IP68的要求,在规定的水深中,可保证结构的内腔不进水,从而提高了阀门驱动装置传动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阀门驱动是一个通用机械领域的常见问题。目前人力驱动大部分是蜗轮蜗杆传动实现。本发明属于蜗轮蜗杆传动装置全新结构,蜗轮是从壳体的一个侧面窗口装入,改变传统装入蜗轮是从上下主轴线装入的结构方式,是一种全新的装配方式。使壳体为整体,没有分离的上盖和下底盘,只有一个侧面窗口。
本发明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全密封阀门驱动装置,包括壳体、蜗杆轴、蜗杆、轴套和阀轴,手轮7装在蜗杆5上,通过其带动与其啮合的蜗轮3,蜗轮与主轴套9连接,主轴套9的内孔安装阀轴,将动力传给阀轴,带动阀轴转动,轴承面均用O型圈进行密封,其特征在于:壳体1为一整体件,在壳体1侧面开窗口21,蜗杆和蜗轮3通过该窗口21装入壳体1,侧盖2密封在侧窗口上,实现静态密封,其支承的小端盖4、6装配配合面亦用O型圈进行密封。而所有的装配螺纹孔均为不通孔。为了实现对蜗轮转角的限位,壳体上安装两个调整螺钉14,可在壳体1外部进行调整,其密封由两道密封实现。一是在顶丝的螺纹上涂有密封不干胶,二是在外部用O型圈15进行密封。本装置设置了一个单向阀在内腔压力达到设定压力时会自动卸压。本装置的侧面包括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窗21开在后侧面时,这时侧盖是作为受力件使用,调整螺钉22装在侧盖上。蜗轮与主轴套9用异型凸凹槽结构来连接。采用端面推力轴承13和滑动轴承12相组合来支承蜗杆轴5,使大部分推力作用到端盖4和6上。在壳体1上部安装螺塞组件19,螺塞组件19中装有单向阀实现内腔卸压。本装置的手轮,在光轴上实现无台阶轴向定位。
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水深中,可保证结构的内腔不进水,从而提高了阀门驱动装置传动效果,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主轴套异型凹台结构示意图。
图4是蜗轮异型凹槽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侧盖、3为蜗轮、4为左端盖、5为蜗杆轴、6为右端盖、7为转动手轮、8为指示盘、9为主轴套、10为O形密封圈、12为滑动轴承、13为推力轴承、14为定位顶丝、16为带帽螺母、19为螺塞组件、20为橡胶垫圈、21为窗口、22为调整螺钉、23为主轴套异型凹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铸件或金属件组成,一般机械加工厂参照附图均可生产和装配。
转动手轮7带动蜗杆轴5通过蜗轮蜗杆副,带动蜗轮3,蜗轮的大扭矩是与主轴套9的异型凸凹槽结构来实现传动,将手动力传动到主轴套,主轴套的内孔是装阀轴的,将动力传给阀轴,带动阀轴转动,起到控制阀门的开闭作用(90°内转动)。蜗杆,主轴套为转动件,其支承轴面均为O型圈进行动态密封。壳体为一整体件,侧盖2在侧窗口实现静态密封,其支承的小端盖4、6装配配合面亦用O型圈进行密封。而所有的装配螺纹孔均为不通孔。保证内部空腔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恒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恒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0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