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质燃料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162.X | 申请日: | 2008-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649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28 |
发明(设计)人: | 高兴歧;马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鑫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1/26 | 分类号: | B30B11/26;B30B1/26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 群 |
地址: | 114200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燃料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原料的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各种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生物质燃料是一种存量巨大并且可再生的环保型能源,生物质原料的最佳利用途径是将其压缩成具有一定密度的燃料棒,其热值可与煤相媲美,它的燃烧不污染环境,灰渣还可作肥料。目前国内已有的几种生物质燃料成型设备均有一定缺点:例如,螺旋挤压式成型机耗能多,螺旋磨损严重;液压驱动活塞式成型机动作较慢,生产率偏低,能耗相对较高;已有的机械柱塞式成型机柱塞数最多为两个,生产率仍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生产率高、能耗低、寿命长的生物质燃料成型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包括主轴、偏心盘、连杆、柱塞、电机,偏心盘、连杆、柱塞组成了曲柄-连杆-柱塞机构,主轴通过皮带与电机相连,偏心盘装于主轴上,连杆一端与偏心盘相连,一端与柱塞相连,柱塞沿柱塞滑道作往复运动,成型机两端设有加料斗,其上装有立式螺旋给料器,加料斗前端设有燃料成型模具。
所述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有六组,其相位互成60°,其中三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分布于主轴左侧,另外三组分布于主轴右侧,每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由偏心盘、连杆和柱塞组成。
所述的立式螺旋给料器为两套,设置于成型机两端,每套三组联动,各自由给料电机通过链传动驱动三组立式螺旋转动实现给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主轴上装有六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它们的相位互成60°,主轴每转一圈,将有六个柱塞完成压缩成型工作,三个柱塞向左,三个柱塞向右,使得工作过程中,成型机受力均衡,大大提高了生产率和产量,减小了载荷波动和能耗。
2、采用两套螺旋给料器,每套螺旋给料器由三组联动的立式螺旋给料器组成,分别向左右各三组柱塞供料,既简化了给料器的传动机构,又节省了电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轴 2、偏心盘 3、连杆 4、柱塞 5、加料斗 6、立式螺旋给料器 7、燃料成型模具 8、柱塞滑道 9、电机 10、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图2,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机,其结构包括主轴1、偏心盘2、连杆3、柱塞4、加料斗5、立式螺旋给料器6、燃料成型模具7、柱塞滑道8、电机9、传动带10。
主轴1位于成型机中部,主轴1通过皮带10与电机9相连,主轴1上安装有六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它们的相位互成60°,主轴1每转一圈,将有六个柱塞完成压缩成型工作,其中三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分布于主轴1左侧,另外三组分布于主轴1右侧,每组曲柄-连杆-柱塞机构由偏心盘2、连杆3和柱塞4组成,偏心盘2装于主轴1上,连杆3一端与偏心盘2相连,一端与柱塞4相连,柱塞4沿柱塞滑道8往复运动。成型机两端设有加料斗5,其上装有立式螺旋给料器6,加料斗5前端装有燃料成型模具7。该成型机两端各装有一套三组联动的立式螺旋给料器6,它们与柱塞4一一对应。
本机的技术参数为:电机功率60kW,小时产量约1200kg,能耗为45kWh/t,机组重量约3t,燃料密度≥1。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启动电机9,电机9通过传动带10驱动主轴1旋转,主轴1带动其上的六个偏心盘2旋转,偏心盘2通过连杆3带动左右各三个柱塞4作往复运动,当柱塞4向出料口方向运动时,加料斗5内的生物质原料便被立式螺旋给料器6推挤进入燃料成型模具7,在燃料成型模具7内原料受到进一步压缩,最终从成型模具出口挤出。在生物质燃料成型过程中,装于成型模具外的电加热器始终通电加热,加热使生物质原料中的木质素融融有助于原料挤出和粘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鑫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辽宁鑫能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1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