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缓速、往复式高空救生梯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1430.8 | 申请日: | 2008-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9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姜耀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耀昆 |
主分类号: | A62B1/14 | 分类号: | A62B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甄玉荃;孙丽珠 |
地址: | 110024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速 往复 高空 救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高空救生器材,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高空缓速下降、往复救助的高空救生梯,适用于高层建筑的宾馆、酒店、写字楼及火灾高发场所等备用。
背景技术:
在目前,消防设施中在救生方面,还没有一样非常理想的救生产品能代替造价数百万的消防救生车,根据本人目前了解的情况,当前自主研发的高空救生设备存在使用不安全、不方便等不足,具体表现为:现有的救生设备,在救助时连贯性不好,不能实现连续救助,要救助多人很麻烦,在救助第一个人后,需要把救生绳索收回来,才能实现救助下一个人,这样一收一放延误了宝贵的救助时间,在危急时刻时间就是生命;现有的救生设备存在的另一个不足是,在救助时救生绳索下滑速度不能控制,这样不能按被救人员的具体情况对下滑速度进行调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不能实现高空连续救助及在救助时救生绳索下滑速度不能控制,而存在的不安全、不方便快捷等不足,提供了一种缓速、往复式高空救生梯,它包括:置于主机框架内的主机本体,与主机框架活动连接的承载固定支撑部分,所述主机框架两侧的支撑板(3)上装有活动摆臂(14),在活动摆臂(14)上的连接孔(18)与承载固定支撑部分的主机连接器(36)相配;所述主机本体,通过控制部分正、负压板上的一对镜像对称的传动机构与承载部分呈几字形的救生绳索(6)夹置传动连接,并在呈几字形的救生绳索(6)的两端延伸处,分别装有缓锁器(7);在控制部分的传动机构上设有调速部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体积小、重量轻,经济实用、安装方便、简单易行,便于存放。适用于在高层建筑紧急逃生之用,在高层建筑上遇到火灾或遇到危险情况,会把被救助人员从窗户安全、快速的送到地面,迅速的撤离危险区。
通过主机控制部分,可实现多人连续救助,从而节省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通过调速部分的控制手柄,可控制被救助人员的下滑速度,实现被救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下滑速度,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要求;
承载固定支架的安装简单方便,在救助时将其固定在窗户上面的承重墙上,用下支撑臂支承非常坚固。被救助的人系好安全带,将其挂在救生器上即可,非常方便和安全。
救生绳索是采用了4MM的高强度、优质的钢丝绳,钢丝绳具有拉力大,强度好,不易燃的特性,尤其在火灾中救助人员是十分安全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另一侧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控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救生绳索分布呈几字形结构示意图
图6是调速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主机固定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1-图7,缓速、往复式高空救生梯,它包括:置于主机框架内的主机本体,与主机框架活动连接的承载固定支撑部分,所述主机框架两侧的支撑板3上装有活动摆臂14,在活动摆臂14上的连接孔18与承载固定支撑部分的主机连接器36相配;所述主机本体,通过控制部分正、负压板上的一对镜像对称的传动机构与承载部分呈几字形的救生绳索6夹置传动连接,并在呈几字形的救生绳索6的两端延伸处,分别装有缓锁器7;在控制部分的传动机构上设有调速部分。
所述主机框架由两块钢板1及钢板1两侧的支撑板3固定连接而成。
所述控制部分,由正压板15、负压板22及内、外弹簧螺杆2定位连接构成;在正压板15上设有两个镜像对称的带直形齿19的齿辊20,在两直形齿19的外侧各带有同心扇形齿轮17,通过齿轮轴固定在支架16,21上,其支架16,21分别固定在正压板15上;在负压板上设有两对镜像对称的带直形齿24的齿辊25,每对直形齿24均与位置相应的正压板上的直形齿轮19相咬合,两对齿辊25通过齿轮轴固定在支架23,26上,其支架23,26分别固定在负压板22上。
所述承载部分,救生钢丝索6从一端的缓锁器7中引进,进入主机本体中,经固定在钢板1上的导向轮4和固定在正压板15上的导向板5将救生钢丝索6定位呈几字形,再从另一端的缓锁器7中穿出,几字型的钢丝绳6刚好在正压板15、负压板22上的齿辊20和齿辊25上通过,并夹置在正、负压板齿辊上,再经正压板15和负压板22之间以及负压板22外侧安装的压力弹簧2,使正、负压板夹紧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耀昆,未经姜耀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