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1662.3 申请日: 2008-06-04
公开(公告)号: CN101300962A 公开(公告)日: 2008-11-12
发明(设计)人: 刘烈 申请(专利权)人: 刘烈
主分类号: A01K61/00 分类号: A01K61/00;A61L2/16
代理公司: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吴士华
地址: 124010辽***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河豚 鱼控毒 养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河豚鱼的人工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河豚鱼是一种特殊的鱼种,因其味道鲜美而被世人瞩目,其营养价值优于其它水产品,被誉为鱼中之王。据测定,每百克河豚鱼肉中蛋白质含量达18.7克,比其它海产品高出几十倍,而脂肪含量仅为0.26克,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一种。河豚鱼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12以及硒、锌等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人类基因的营养素---核酸的含量和脑黄金含量均为生物中第一,多种氨基酸含量均在其它鱼类之上。由于河豚鱼肉质洁白、细嫩,口味香醇诱人,故有“冒死吃河豚”一说。河豚鱼成为食品不仅因其味美,又因为它能祛病强身,经常食用河豚鱼可防治心脑血管病、高血压、肝炎等疾病,其内脏和血液还可以提炼贵重的药用原料。然而,由于非法食用和误食含毒河豚及其干制品而引起的中毒、死亡案例时有发生,长期以来有关河豚鱼毒性及其对食用者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问题一直使人们对其不敢问津,给河豚鱼产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目前,世界上河豚鱼养殖方法主要采用网箱养殖和围海养殖两种方法,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控毒技术,现有养殖方法养殖的河豚鱼与自然界中的河豚鱼毒性相当,对食用及加工都存在一定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河豚鱼养殖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河豚鱼体内毒素、保证其食用安全的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此种河豚鱼控毒养殖方法是基于河豚鱼毒素是外源性毒素,是河豚鱼生长过程中通过与生存环境中有毒物质交换而形成的这一机理,在河豚鱼养殖过程中针对河豚鱼毒素形成的环境因素和食物因素加以控制,从而将其体内毒素含量减少到可供安全食用的标准。该养殖方法分为室外池塘养殖和海上网箱养殖两种方式。

其实施步骤和技术要点如下:

1、池塘建设:池塘面积3hm2-5hm2(hm2-公顷),南北向为好,选择在无污染的地区并具有独立的进排水设施,平均水深2m以上;

2、清塘消毒:清塘应在放苗前半个月进行,配备增氧设备,5月中旬对池底进行翻耙、曝晒,使其中淤积黑化腐臭的滩泥充分氧化分解,同时每公顷用生石灰2000kg对池底进行泼洒消毒,3天后排干,晾晒一星期后进水,水深在1.5m以上;冬季采用干冻、风化的方式使池底逐渐向低氨氮指标复苏、消失,第二年的三月中旬排灌1-2次,用水冲刷池底并将腐殖物随水排掉;

3、苗种投放:选择品种纯、无伤病、体质好、规格均匀体长50-60mm的苗种进行投放,最佳投放时间是5月下旬至6月初,水温在15℃以上,投放量为一龄600-800尾/亩或二龄30-50尾/亩,放养密度为3500-4500尾/hm2

4、饲喂:投放冰冻的玉筋鱼、小虾等新鲜饵料,以人工饵料为辅,投喂量按鱼体总量的20%-30%,每天投喂4-5次;

5、培育条件和水质调节:池塘水深要保持在1.2m-1.5m,水温15-30℃,透明度要保持在0.3-0.4m,光照强度500lx-1000lx;每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要达到总水体的40%,水体中的含氧量保持在5mg/L以上,PH值保持在7.8-8.3之间,盐度15-32,氨氮含量≤1mg/L,亚硝基氮≤0.1mg/L;

6、日常管理:每日多次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检查鱼苗摄食、生长及病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水质调节换水工作;定期测试苗种体长和体重,检查鱼苗生长情况,发现鱼病应及时剔出;

7、越冬:当水温降至12℃时,将鱼苗移入室内或在大棚越冬,水温保持在12℃以上,防止冻害;每天投喂一次冰冻的新鲜杂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每月倒池一次,彻底清洗和消毒;每日换水一次,换水量为50%。

8、越冬后,水温上升到15℃,可以再移出室外养殖大规格鱼种,直到商品鱼规格。

9、大规格鱼养殖:选择体重150g/尾以上的健康鱼,放养密度为700-800尾/hm2,每天投喂2次冰冻的新鲜杂鱼,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

海上网箱养殖相对复杂,需要在鱼苗出池前剪牙处理,将鱼放入活鱼箱,浸在海水中进行麻醉、剪齿,操作不能伤害鱼上下颌,用双氧水进行药浴消毒;越冬时从海上运回室内,饵料与池养的情况相同。其优点是:养殖水环境比较池塘养殖的条件清洁、安全,生长速度快。

在养殖过程中对河豚生长环境毒源的控制和饵料毒源的监测控制是该方法的关键所在,主要作法是:

1、河豚生长环境毒源控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烈,未经刘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