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动芯低偏析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1711.3 | 申请日: | 2008-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8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傅排先;康秀红;夏立军;李殿中;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7/04 | 分类号: | B22D7/04;B22D7/06;B22D7/1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016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动芯低 偏析 大型 空心 钢锭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50~300吨级之间所有级别大型空心钢锭的制备技术,具体是一种可动芯低偏析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方法。它适用于所有采用可动芯浇注大型空心钢锭的制备过程,包括各种形状、规格、材料的空心钢锭的铸造。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工业的发展有着质的飞跃,工业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能源短缺以及供求矛盾日益显著,从而带动中国能源、石油化工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大型加氢反应器、核电主管道、水轮机大轴等用量在不断加大。目前,由于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空心钢锭制造技术和筒形件锻造技术,主要设备依赖进口。国内对于大型筒类锻件只能采用大型钢锭进行冲孔锻造,由于大型钢钢锭本身制造的限制,而关键的筒类件难以实现。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万吨水压机的数量和锻造能力的增加,以及满足节能减排的要求使锻造大型筒类铸件成为可能。
利用空心钢锭进行筒形件锻造,只需要进行加热拔长,所以与用实心钢锭锻造筒形件相比,可以节省2~3个火次,可以减少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材料烧损。利用实心钢锭锻造筒形铸件,钢锭的利用率一般不到65%,而利用空心钢锭进行筒形件的锻造,钢锭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目前,法国的克鲁索公司已经成功浇注了250t空心钢锭,日本的川崎公司成功浇注了300t空心钢锭。而我国的空心钢锭开发较晚,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尤其是在钢锭偏析带位置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由于大型空心件需求量巨大,而大型空心钢锭的生产能力有限,所以开发大型空心钢锭制造技术,进行大型空心钢锭生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此外,宏观偏析是大型钢锭制造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而空心钢锭在铸造过程中,由于可动芯和钢锭模同时对金属液进行冷却,所以钢锭最后凝固的位置在空心钢锭壁厚中心位置,或接近中心位置上。空心钢锭的偏析带在锻造过程中,很难在锻件的内表面露出来,所以利用空心钢锭锻造的锻件,焊接性能和使用性能都好于实心钢锭锻造的筒形锻件。正因为如此,世界上有些大型制造公司,在进行大型筒形件设计时,明确要求筒形锻件必须用空心钢锭锻造。
大型空心钢锭浇注钢水量大,设备要求严格,工装准备困难,质量影响因素多,偏析位置不易控制;另外,钢水在大气下浇注,容易产生二次氧化,内在质量难于控制,锻件探伤容易出现超标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动芯低偏析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方法,适用于50~300吨之间所有级别大型空心钢锭制造,解决大型空心钢锭制造过程中的偏析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主要是指在50~300吨之间所有级别的大型空心钢锭制造过程中,提供一种低偏析大型空心钢锭的制造方法,它包括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合理地设计了钢锭模具、浇注系统,主要采用了可动芯成孔技术、多种介质不同阶段强冷却技术、可动保护芯技术、冷却介质流量与可动芯温度控制技术、冷却介质雾化装置、金属液早期电渣保护与惰性气保护技术、防底盘大温差变化技术保护底盘技术。本发明通过浇注了不同材质钢水,制备了低偏析空心钢锭。
1、可动芯成孔技术
(1)可动芯成孔技术:利用多层钢板和耐火材料制成可动芯,在空心钢锭的铸造过程中,首先制成可动芯,将可动芯固定在上底盘上,外面放上钢锭模,在钢锭模和可动芯之间形成环形空腔。浇注时,钢水在钢锭模的环形空腔中凝固,就形成空心钢锭。
(2)主要结构:采用可动芯成孔技术,可动芯由四层钢板和两层型砂组成,采用多层芯形成空心钢锭的中心空腔。如图2所示,外层芯筒(最外层钢板)13厚5~30mm,中间第一层芯筒(中间第一层钢板)14厚5~15mm,中间第二层芯筒(中间第二层钢板)15厚5~15mm,内层芯筒(内层钢板)16厚5~30mm;最外层钢板13与中间第一层钢板14之间空隙(外层间隙17)10~30mm;中间第一层钢板14与中间第二层钢板15之间空隙(中间层间隙18)5~50mm;内层钢板16与中间第二层钢板15之间空隙(内层间隙19)5~60mm,两者之间用6~24个肋板相连;将可动芯5固定在底盘2上,外面放上钢锭模4,在钢锭模4和可动芯5之间形成环形铸件型腔,钢水经过浇注系统进入铸件型腔,凝固结束后形成空心钢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1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