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海绵钛用的反应器盖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242.7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19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0 |
发明(设计)人: | 齐牧;张伟;崔传海;郑中巍;王泽斌;吴文鹏;牛晓东;何绍敏;王岷;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信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技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震 |
地址: | 121005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海绵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的冶炼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生产海绵钛用反应器盖。
背景技术:
镁法海绵钛生产过程中,反应罐、大盖组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套完整的反应器,大盖在镁法生产海绵钛的反应器工作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密封作用。由于倒“U”型炉单炉产量大,反应器直径大,因此反应器盖的直径相应变大,这就对反应器盖结构要求非常严格。受热变形,将导致焊口开焊,缩短使用寿命,对产品质量更是一个重大威胁。原有反应器盖采用抽真空或填充耐火材料固化等手段来解决隔热问题,如CN200620109550.8中公开的《一种用于镁法生产海绵钛的反应罐大盖》,它由筒体、面板、底板构成大盖,在大盖上安装抽空套管、加料管套管和中心管,在面板与底板之间充填浆状耐火材料、干燥后使反应罐大盖形成一个实体。该大盖笨重、隔热效果差、制造手段繁琐且不易维修。另外,该大盖的底板为平面形状,其抗弯,变形能力差。第三,该大盖在蒸馏过程中,蒸发的物料容易被真空机组直接抽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生产海绵钛用的反应器盖隔热效果差、制造手段繁琐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海绵钛用的反应器盖,它包括筒体、安装在筒体上面的面板、筒体下面的底板,在该反应器盖上安装有过道套管、加料器套管和真空管路套管,其特殊之处是在面板、底板和筒体围成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含锆塞拉棉。
为了增强反应器盖的抗变形能力,上述反应器盖的底板为向上拱起的球面形状。
为了防止蒸馏物料直接被抽走,在上述反应器盖的底板下面安装套筒,使过道套管和加料器套管置于套筒内部,真空管路套管处于套筒外侧。
由于在双层反应器盖内填加了隔热效果非常好的含锆塞拉棉,使反应器内的热量很少传导到反应器盖的面板上,反应器盖面板的温度降低,不易变形,因此解决了反应器盖变形,威胁焊口,使用寿命短等问题。并且该反应器盖制作非常简单,取消了原来反应器盖抽真空、固化等烦琐的制作过程,并且此反应器盖易于维修,经过几炉生产,即使焊口开焊,只要重新焊接上即可使用,不用重新抽真空、固化等繁琐操作。同时上层焊口开焊后对产品质量也没有任何影响,维修时也易于焊接。
由于该反应器盖的底板为向上拱起的球面形状,因此抗变形能力大。
由于在反应器盖的底板下面安装套筒,可以有效地防止蒸馏的物料被真空机组直接抽走,同时又不影响还原反应生产。并且可以实现加热炉和冷凝炉的炉盖通用互换,因此还原生产后可以直接转入蒸馏阶段生产,杜绝原有工艺还原生产后,产品与大气接触的机会,避免空气对蒸馏物的污染。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生产海绵钛用的反应器盖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重量轻、安全可靠、不易变形、能够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产品质量不受威胁,从根本上解决了联合法生产海绵钛的主要设备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生产海绵钛用的反应器盖,它包括筒体7、安装在筒体7上面的面板6、筒体7下面的底板3,在面板6的上面安装冷却水圈5,在该反应器盖上安装有过道套管1、加料器套管2和真空管路套管4,它们贯穿反应器盖的面板6和底板3,在面板6、底板3和筒体7围成的空腔内填充保温材料8——含锆塞拉棉(也称作含锆陶瓷棉),反应器盖的底板3为向上拱起的球面形状,在上述反应器盖的底板3下面安装套筒9,使过道套管1和加料器套管2置于套筒9内部,真空管路套管4处于套筒9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信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信锦州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