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低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2591.9 | 申请日: | 2008-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332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8 | 分类号: | A61K36/8888;A61K9/48;A61P9/10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忠达 |
地址: | 110032辽宁省沈阳市皇***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冠心病 血小板 聚集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是涉及一种降低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的中药及 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全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一类严重疾病,是全球性的公 共卫生问题,而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冠心病临床治 疗手段很多,但其治疗的创伤性和手术的风险性,以及术后较高的再狭窄发生 率,高昂的医疗费用,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冠心病的药物治疗包括 硝酸盐或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但化学药物在治疗的同时, 发生的不良反应也是显而易见的。
传统中医药学对冠心病的认识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在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指导下,创立了一整套预防和治疗胸痹、 心痛的理论和方药,在冠心病的防治中,具有肯定的疗效,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凭借其毒副作用小、费用低廉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患 者的青睐和学术界的关注。
目前,临床用于冠心病治疗的中药制剂较多,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如冠心 苏合丸,芳香开窍,理气活血止痛,用于寒凝血脉,胸阳痹阻所致的胸痹,真 心痛等;地奥心血康胶囊、复方丹参片及复方丹参滴丸,均具活血化瘀,行气 止痛功效,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及瘀血内阻之胸痹;以上药物主要针对冠心病 气滞血瘀的病机施治,可取得气行血活,络通痛止的暂时缓解效果,但未顾及 冠心病气虚之本的治疗,且多含芳香走窜、活血化瘀之品,不宜于长期服用治 疗是其主要弊端。通心络胶囊,具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用于冠心病心绞 痛证属心气虚乏、血瘀络阻者。其组成也以虫类走窜通络药物居多,亦不利于 长期巩固治疗。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临床常用冠心病中药制剂治疗的不足,结合多年临床诊治经验 发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以气虚血瘀痰凝证为多,或在此基础上兼夹其它证型, 由此认为气虚血瘀痰凝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生的主要原因,其贯穿于胸痹心痛的 全过程。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思想,临床治疗时以“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为大 法,而提供一种降低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的中药,用益气活血方加减治疗,具 有显著的优势,常取得满意疗效,本发明标本兼治,配伍精当,所用药物药性 平和,适宜患者长期服用,是理想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复方制剂,对其 疗效的进一步验证及制备工艺的完善,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
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制备降低冠心病血小板聚集率的中药所用的中药材是:
党参7-10g、黄芪25-30g、赤芍15-20g、川芎15-20g、半夏10-15g、 茯苓15-20g。每日三次,每次四粒。0.43g/粒。
对照药:地奥心血康胶囊(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制药公司,批号9602110) 200mg,日3次口服,同时加用阿司匹林50mg,每日1次。
服药期间,停服其它一切药物,对抗心律失常药物依赖者,嘱其逐渐减量, 待病情稳定后停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服用硝酸甘油(中药组10例,对照 组11例)。疗程均为45天。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
主治:适用于由气虚血瘀痰凝引起的冠心病心绞痛。
方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5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