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参的炮制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810012592.3 申请日: 2008-08-01
公开(公告)号: CN101332214A 公开(公告)日: 2008-12-31
发明(设计)人: 贾天柱;陈秀瑷;王丽娜;曲琰 申请(专利权)人: 辽宁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258 分类号: A61K36/258;A61K125/00
代理公司: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刘忠达
地址: 110032辽宁省沈阳市皇*** 国省代码: 辽宁;2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参 炮制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中药人参的炮制方法。

背景技术

人参,作为驰名中外的珍贵药材,被誉为“百草之王”。其药用史可追溯到2000年以前,栽培史距今也有1600余年。在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已有人参的记载,将其列为上品,认为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现代医学也证明,人参除了能滋补强身外,在防肿瘤、抗衰老、抗心律失常、抑制细胞凋亡、降糖降脂、改善学习记忆、增强性功能和免疫功能及解酒等方面均有疗效,故近年来人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人参虽为补益之佳品,但若服用不当或是用量过大可导致严重的后果。中医普遍认为人参具有温燥之性,可能会导致机体气机塞滞,影响升降出入,产生动血之患,甚则血与气并犯于上而发为厥证,或阴阳绝离导致死亡。清代名医徐大椿在《用药如用兵论》中指出:“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临床运用不当可出现血压升高、鼻出血、精神高度兴奋、烦躁不安、失眠、易激动、神经过敏、眩晕头痛、玫瑰疹、瘙痒、体温升高、晨泻、抽搐、惊悸及小儿性早熟等症状,医学上称之为“人参中毒综合症”,也称“人参滥用综合症”。国内外已有多篇关于人参中毒的文献报道。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保龄参、活性参、人参口嚼片等很多人参制品,在不同程度上方便了人们服用,但在众多新兴的人参制品中,均没有解决其药性问题,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

相反为制是中药炮制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用药性相反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因此根据徐灵胎“相反为制”的传统炮制原则,“以寒制热,以阴制阳”,试图寻求一种寒性辅料,通过炮制改变或缓和人参的燥性,减少副作用,以解决疗效与副作用的矛盾,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扩大其应用范围,满足人们的保健需求,拉动人参的栽培业,进一步加固人参产业链的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人参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以栀子作为寒性辅料,降低人参温燥之性的最佳炮制工艺,使其达到减燥的目的,且符合大生产炮制工艺,以扩大临床用药范围,满足人们日常保健需求。本发明针对栀制人参加工炮制的各个环节的工艺参数进行了正交优选并确定工艺参数。

采用的具体方案是:取栀子,净选,除去虫蛀和霉变品,粉碎成20~100目粉末,加20~30倍量的水,密闭浸泡1~24小时,加入30%的蜂蜜制成栀蜜混悬液。将鲜参切成1~3mm的鲜参片,取鲜参片0.5倍量的栀蜜混悬液浸泡约6~24小时,再蒸制1~3小时,取出,置于烘箱内40~50℃条件下烘干,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即得。

为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发明人在人参炮制工艺研究中结合工业化饮片实际生产,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栀子中解热的有效成分栀子苷,人参中兴奋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为指标,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浸泡时间、蒸制时间、切片厚度为考察因素进行人参炮制新工艺考察,以栀子苷、人参皂苷Rg1、Re、Rb1含量变化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优选出的人参炮制工艺为取栀子,净选,除去虫蛀和霉变品,粉碎成60目粉末,加入20倍量的水,密闭浸泡12小时,再加入30%的蜂蜜制成栀蜜混悬液。取鲜人参,净选,除去虫蛀和霉变品,切制成3mm的薄片,加入0.5倍的栀蜜混悬液,密闭浸泡24小时待药透汁尽后,文火蒸制2小时,取出,置于烘箱内40~50℃条件下烘干,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即得。

该法通过10批次实验室放大试验证明,饮片质量稳定,经含量测定及药理实验研究均能达到降低温燥之性的目的,因此该炮制方法适合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取栀子,净选,除去虫蛀和霉变品,粉碎成20目粉末,加入20倍量的水,密闭浸泡24小时,加入30%的蜂蜜制成栀蜜混悬液。取鲜人参,净制,切制成1mm薄片,加入0.5倍的栀蜜混悬液,密闭浸泡6小时待药透汁尽后,文火蒸制1小时,取出,置于烘箱内40~50℃条件下烘干,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即得。

实施例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未经辽宁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