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2957.2 | 申请日: | 2008-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0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丁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丁乐 |
主分类号: | F02M25/12 | 分类号: | F02M25/1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0000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油 环保 动力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和利用设备,特别提供了一种主要应用于内燃机上的一种包含有氢氧发生器的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用于内燃机上的水动力设备存在着很多问题:氢氧发生器中的电极板布置方案和整体结构构设置不合理,产气量小;防爆、防回火等方面的安全性不高;控制手段和控制能力有限;整体技术效果相对较差,亟待提高。
现有的氢氧发生器研究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就是在一定量的电流基础上有更大的产气量,这样才能提高内燃机用水做动力的效能。
人们渴望获得一种安全性高、控制便利高效、技术效果更好的具有更好的节油和环保等特性的水动力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高、控制便利高效、技术效果更好的具有节油和更好的环保等特性的水动力设备。
本发明一种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具体包含有以下两大部分:气路部分和电路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中的电路部分包含有使用变频电流信号作为驱动电流信号进行驱动的装置。
具体而言,在本发明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中,设备的电路部分包含有利用具有下述波形特征之一或其组合作为驱动电流信号进行驱动的装置:可调半方波门脉冲波形、圆顶半方波脉冲波形、叠加式圆顶半方波脉冲波形、逆衰减性圆顶半方波门脉冲波形。根据需要可以选用具有不同波形特征的驱动电信号进行相关的工作,并使得最终的整体技术效果达到最佳。
本发明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中的电路部分中,在驱动电流信号作用下对设备中的元器件进行驱动的装置是脉冲发生器e1和脉冲发生器e2的组合;其中:所述脉冲发生器e1的特点是:所发出的控制电流信号的频率为8Hz~1000Hz;所述脉冲发生器e2的特点是:所发出的控制电流信号的频率为1.2KHz~160KHz。
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脉冲发生器e1和/或脉冲发生器e2中的电流等来获得不同波形的驱动电信号,如图8~10所示,分别为电流强度相对较小时、电流强度中等(我们称之为正常电流)时、电流强度相对较大时的电信号波形。
如图1或2所示,本发明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中的电路部分的基本组成如下:脉冲发生器e1,脉冲发生器e2,场效应管e3,发生器e4,电源25,设备按钮e10,电源主继电器e7,电源副继电器e6;
其中:脉冲发生器e1和脉冲发生器e2串接,脉冲发生器e2连接着场效应管e3,场效应管e3连接着发生器e4;以上所述的脉冲发生器e1、脉冲发生器e2、场效应管e3、发生器e4都由电源25通过电源主继电器e7,电源副继电器e6的控制线路进行供电;空气开关e9布置在电源主继电器e7的远离负载一侧;设备按钮e10布置在电源副继电器e6的远离负载一侧;电源副继电器e6和电源主继电器e7串接在一起,电源副继电器e6接在电源25的负电位端,电源主继电器e7接在电源25的正电位端。
所述节油环保水动力设备中的电路部分还可以设置有变压器e15、单向门耦合电路e16、互感电路模块一e17、互感电路模块二e18;
其中,变压器e15将经过串接的脉冲发生器e1和脉冲发生器e2综合作用后的可调半方波门脉冲波形的驱动电信号处理成圆顶半方波脉冲波形的驱动电信号;发生器e4连接在变压器e15处理后的电路中;
单向门耦合电路e16布置在将经变压器e15处理后的电路中靠近变压器e15处,其进一步将圆顶半方波脉冲波形的驱动电信号处理成叠加式圆顶半方波脉冲波形的驱动电信号;
在经变压器e15处理后的电路中的变压器e15和发生器e4之间,设置有互感电路模块一e17;在经变压器e15处理后的电路里连接在变压器e15和发生器e4之间的另一部分电路中,互感电路模块二e18布置在单向门耦合电路e16和发生器e4之间;互感电路模块一e17与互感电路模块二e18共同组成互感电路,将驱动电信号进一步处理成逆衰减性圆顶半方波门脉冲波形的驱动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丁乐,未经丁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2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