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系统连续排焦运行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810013042.3 | 申请日: | 2008-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5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0 |
发明(设计)人: | 甘秀石;赵立波;张安洋;王甘霖;李昌胤;孙尚华;方效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3/00 | 分类号: | C10B33/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华惠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长芳 |
地址: | 114021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熄焦 系统 连续 运行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焦化干熄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证干熄焦系统能够连续稳定 进行排焦生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焦化厂干熄焦系统的生产直接受到焦炉排焦量尤其是焦炉每天检修次数的 制约。根据设备维护的需要,焦炉在生产过程中,每天都必须停炉3-4次,每次 停炉时间为59分钟进行设备的小停检修,从而使干熄焦系统的生产亦无法连续 进行,而处于间断排焦状态。焦炉生产时,干熄焦系统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 焦炉停产检修,则干熄焦系统也只能停止排焦生产。由于始终处于这种时而满 负荷、时而停产的不断交替过程中,造成干熄焦系统内的温度场、压力场以及 各种相关参数在不断变化之中,并且调整频繁,从而极大影响了干熄焦系统运 行的稳定性,尤其是对后续的使用蒸汽发电的发电系统来说,频繁的开开停停 对汽轮发电机的影响更大。同时,由于这种干熄焦操作的系统波动性,造成对 干熄炉内部耐火材料砌体寿命的损伤,特别是对斜道区牛腿砖的影响尤为严重。 国内多家焦化厂干熄焦投产后,都出现过斜道区牛腿砖大面积脱落的问题,而 一旦牛腿砖脱落,就需停产两个月时间进行检修。不仅给干熄焦系统带来不必 要的巨大材料消耗和资金投入,而且对整个焦化系统的生产造成不应有的严重 损失,同时由于蒸汽产量下降,造成后续发电厂的设备运行率降低,发电量减 少,其系列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经检索查找,尚未发现有相关的文献资料报道和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焦炉每天检修停产的情况下, 仍能保持干熄焦系统连续稳定生产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干熄焦系统连续排焦运行的方法,是采取预存焦炭和均衡生产结合, 根据焦炉排焦量和日检修周期,通过计算机调整干熄焦循环风机转数、风机挡 板开度和振动给料器振幅,控制干熄焦排焦速度及干熄炉料位,实现干熄焦系 统的均衡连续生产。
其具体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为:
通过计算机控制干熄焦排焦速度保持在设计最大排焦速度的85%~93%;
控制干熄炉料位,焦炉检修前料位保持在设计最大料位的70%~74%,焦炉 检修结束料位保持在设计最大料位的30%~36%;
增加焦炭冷却风量,干熄焦循环风机启动后,风机以17~23转/5min增加 转数,当风机转数增加到1000转/min后,再按8~13转/5min增加转数;风机 挡板开度以每5min增大2~4%增加;
循环风机转速控制在1100~1179转/min,保持风量持续、稳定;
振动给料器启动时,启动振幅为10%,2~4min加至额定振幅;增加或减少 排焦量时,以振动给料器振幅作为调整参数,每次最大调节3%,对应排焦量不 超过10t/h,设定的最大振幅对应的排焦量上限为设计最大排焦量;
控制湿熄焦炭在24h内均匀完成;
干熄焦在每周6炉湿熄时间对皮带系统进行集中清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于本发明通过调整干熄焦循环风机转数、风机挡板开度和振动给料器振 幅控制干熄焦排焦速度及干熄炉料位,相对改变了干熄焦系统的运行方式,根 据焦炉排焦量掌握干熄焦生产速度,根据焦炉检修时间在干熄炉预存段预留一 部分焦炭,当焦炉停产检修时,利用储存的焦炭实现连续生产。从而实现了干 熄焦系统生产的稳定,降低了斜道区温度场及压力场的频繁变化,延长了牛腿 砖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干熄焦的年修时间和事故处理费用。同时,为后部蒸汽 发电厂的连续稳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蒸汽源。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可减少因更 换牛腿砖造成的干熄焦检修时间达40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之干熄焦系统连续排焦运行的方法,主要是根据焦炉排焦量和日检 修周期安排和掌握预存焦炭量,按照所需预存焦炭量实施均衡生产,即通过计 算机调整干熄焦循环风机转数,均速缓慢增加与匀速运行结合;同时匀速调整 风机挡板开度,以保持风量的持续、稳定供给,控制焦炭冷却速度。结合控制 振动给料器振幅和排焦量,设定和调节排焦速度与干熄炉料位,从而保证干熄 焦系统的均衡连续排焦。
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工艺过程及技术参数为:
焦炉周转时间19小时,通过计算机控制干熄焦排焦速度保持在127±2.5t/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3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