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动脉顺应性的检测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4227.6 | 申请日: | 200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241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常春;孙欣;王晓东;刘澄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2 | 分类号: | A61B5/02;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健康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动脉 顺应性 检测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人体动脉血管顺应性的方法及装置,特别是利用无创的自动化检测手段来测量人体动脉顺应性C(p)=ae-bp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能够反映动脉弹性的检测指标主要有:脉搏传播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增强指数(Augment Index,AI)和动脉的顺应性(Compliance)等。其中顺应性是最直接反映动脉弹性、生理意义最明确的一个指标,因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生理学的定义,动脉的顺应性是指动脉容积对动脉血压的导数,即
其中C表示动脉的顺应性,V和p分别表示动脉的容积和血压。1967年,Goldwyn和Watt基于弹性腔理论对外周动脉的压力波形进行了分析研究,测得了人体全身动脉的常量形式的顺应性。20世纪90年代以后,Jay N.Cohn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应用双弹性腔模型来分析动脉的压力波形,得到两个顺应性参数C1和C2,并认为这两个常数能够分别反映大小动脉的顺应性。无论是Goldwyn和Watt还是Jay N.Cohn,虽然他们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分析模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的研究所得出的动脉顺应性都是常量形式的。然而事实上,人体动脉的顺应性并非常量。因为人体动脉的容积-压力关系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也就是说,当动脉血压增加时,动脉的容积并不是随血压线性增加的。通过实验研究,人们认识到人体动脉的容积-压力关系可以近似的表示为一个指数关系:
其中,V表示动脉的容积,p表示血压,为三个常系数。将(2)式代入(1)式并经整理可以得到:
C(p)=ae-bp (3)
其中,a、b分别为待定系数。
由(3)式所定义的顺应性C(p)本质上是一个动脉顺应性C和血压p的函数关系,它与常数形式的顺应性相比,能够更客观地反应动脉的弹性功能。由于(3)式所定义的顺应性C(p)与常数形式的顺应性有本质的区别,有学者也称C(p)为“非线性顺应性”。本发明正是提出了一种无创检测(3)式所定义的动脉顺应性C(p)的方法和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无创无损的自动化检测手段来测算人体动脉顺应性C(p)=ae-bp的方法及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需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人体动脉顺应性的检测方法,其内容包括:
①将人体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信息输入到主机并保存,将气袖绑缚在人体上臂,由主机控制血压测量单元测量并计算人体的收缩压SBP、平均压MAP、舒张压DBP并保存;
②用三维定位锁定装置将压力传感器定位在腕部桡骨茎突处的桡动脉处,锁定压力传感器后,采集该处桡动脉的脉搏波Pr(t);
③从采集的脉搏波Pr(t)中找出其每个心动周期的峰值SBPri、平均值MAPri和谷值DBPri,其中i=1,2,…,N,N表示脉搏波Pr(t)的周期个数,再分别求均值得到SBPr、MAPr和DBP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4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