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009.4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4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茹义松;牟焕臣;周福生;杜四云;梁美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茹义松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7/06;A61K35/36;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2724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缺铁性贫血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治疗缺铁性贫血,一般采用口服铁剂:如硫酸亚铁,每次0.3~0.6克,1日3次;碳酸亚铁,每次1克,每日3次;10%枸橼酸铁铵,每次20ml,每天3次。应用硫酸亚铁,容易引起胃肠不适,胃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大剂量时可引起急性中毒、急性坏死性肠炎,有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并可增加吸收量,引起肝细胞坏死。个别病人有变态反应。服用枸橼酸铁铵,可将舌、牙染黑。如深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可引起局部疼痛,药液溢出至皮下可致皮肤染色;变态反应则面部潮红、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寒战、发热,乃至过敏性休克,心脏停跳等;注射过量可致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累及肝、心、胰功能。如用山梨醇铁,有的患者出现过敏休克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发明一种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中药制备方法。缺铁性贫血的病因:1、摄入不足及需铁量增加;铁的吸收不良;慢性失血。发病原理:铁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在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低色素性贫血。体内含铁酶类的缺乏,引起心、肝、神经等多个脏器细胞线粒体肿胀,临床上出现循环及消化系统等功能紊乱。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头晕、乏力、易倦、耳鸣、眼花,重度贫血可出现眩晕或晕厥等。由于细胞内含铁的氧化还原酶活性降低引起粘膜组织的变化和脏器功能减退,如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唇炎、口角皲裂、慢性胃炎、胃酸缺乏等。有的出现皮肤干燥、发皱和萎缩,毛发干燥无泽和脱落;指甲扁平不光整,脆薄易裂及反甲。辅助检查:一、血象:典型血象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更为明显。外周血涂片成熟红细胞体积较一般为小,形态大小不一,中央苍白区扩大。扫描电子显微镜见红细胞中心凹陷增宽而明显,外形不规则。白细胞和血小板数无特殊变化。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0立方毫米,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28微毫克,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低于30%。二、骨髓象:幼红细胞系增生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幼红细胞分裂相易见,体积较小,浆少,边缘不规则。粒细胞及巨核细胞多无明显变化。三、铁染色检查:用普鲁士蓝染色检查骨髓含铁血黄素及铁粒幼红细胞。可反映体内铁贮存情况,是诊断潜伏前期铁的敏感而可靠的方法。正常骨髓涂片经染色后,含铁血黄素常见为中等量(+~++),缺铁性贫血时,则为阴性;正常骨髓幼红细胞内含有铁颗粒,称铁粒幼红细胞。缺铁时,由于过多的铁质被利用,故极少找到铁粒幼红细胞。四、血清铁:缺铁性贫血时常低于50微克%;血清总铁结合力高达400~450微克%;转运铁蛋白饱和度显著减少(<15%)。当血红蛋白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减低为早期缺铁性贫血诊断的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茹义松,未经茹义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0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疲劳运动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基站系统的虚拟局域网配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