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面肘式破冰机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468.2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4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香;马海洋;刘玉娥;康立业;于翠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08 | 分类号: | B63B35/08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04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面 肘式破冰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面破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破冰设备包括破冰船和各种路面破冰机械。破冰船适合在比较开阔的水面作业。对于水面较小的鱼池或鱼塘,现在仍没有合适的破冰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合小面积水域使用的破冰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水面肘式破冰机,包括机架和装在机架上的动力机,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的底面装有浮箱,机架的两侧各固装有支架,该两个支架之间装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的两端各固装有飞轮,机架的两侧前伸超出浮箱后向上延伸成两个前臂,该两个前臂的上部之间装有转轴和下部之间装有副传动轴,转轴的两端各固接有冲击臂,冲击臂的下部固接有破冰锤,飞轮上铰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冲击臂铰接,副传动轴上固装有滚压轮,动力机与主传动轴动力连接,主传动轴与副传动轴动力连接。
使用上述结构的破冰机时,人工先破冰一块小区域,然后把破冰机放在该区域内,调好方向启动动力机,动力机带动飞轮旋转,飞轮通过连杆带动冲击臂连同破冰锤做带有急回特性的旋转运动,两侧的破冰锤高速敲击冰面,使与设备中心对称的冰层迅速破裂。冲击锤在冲击冰面的过程中沿冰面做逆时针圆周运动,如同人体的肘关节,在冰面的反作用力下可以带动设备整体向前运动,破裂后的较大冰块经滚压轮滚压可以破碎成小块。该破冰机结构简单,适合小面积水域使用,能连续破冰,破冰效果好。
所述主传动轴的中部固装有第一带轮,主传动轴的两端部位各固装有第二带轮,副传动轴的两端部位各固装有第三带轮,第一带轮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主带轮皮带连接,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皮带连接。
所述动力机为柴油机。
所述浮箱为充气式浮箱。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水面肘式破冰机,包括机架1和动力机2,动力机2为柴油机,柴油机通过螺栓固接在机架1的后部,柴油机的输出轴上固接有主带轮17,机架1的底面上装有浮箱3,浮箱3为充气式,机架1上、柴油机的前方两侧各固接有一个支架5,该两个支架5之间装有主传动轴6,主传动轴6通过轴承18装在两个支架5上,主传动轴6的两端外伸超出支架5且两端各固装有飞轮7。机架1的两侧前伸超出浮箱3后向上延伸成两个前臂4,该两个前臂4的上部之间装有转轴8和下部之间装有副传动轴9,转轴8和副传动轴9分别通过轴承18装在两个前臂4上,转轴8的两端外伸超出前臂4且各固接有冲击臂10,冲击臂10的下端固接有破冰锤11。飞轮7上铰接有连杆12,连杆12的另一端与冲击臂10的下端部位铰接,铰接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实施例中飞轮7与连杆12的铰接是采用铰轴19与连接轴承20配合来实现的,即铰轴19的一端通过连接轴承20装在连杆12,铰轴19的另一端通过连接轴承20装在飞轮7上;连杆12与冲击臂10的铰接也采用如上所述的结构形式。在两个前臂4之间的副传动轴9的轴段上固装有滚压轮13和两个第三带轮16,两个第三带轮16位于滚压轮13的两侧,主传动轴6位于两个支架5之间的轴段上固装有两个第二带轮15和一个第一带轮14,第一带轮14居中,两个第二带轮15分列两侧,第二带轮15与第三带轮16以及第一带轮14与主带轮17分别通过皮带实现动力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职业学院,未经潍坊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4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