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机的折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516.8 | 申请日: | 2008-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9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洪忠;张福兴;鞠绍学;朱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东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56 | 分类号: | B41F13/56;B41F13/6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宫克礼 |
地址: | 261061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机 折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卷筒纸印刷机的折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书报印刷主要依靠16页卷筒纸胶印机(16页卷筒纸胶印机是指同步进行第二面印刷的橡皮滚筒对滚式印刷机,滚筒旋转一周可印刷16页A4幅面大小的印张)。16页卷筒纸胶印机折页过程,如附图9所示:(图中箭头为纸带前进方向),纸带经印刷后,首先进入折页机构的三角板进行纵折,即沿A-A线折成420mm×594mm幅面的书帖(D-D为裁切线);然后一折滚筒沿B-B线完成第二折后,折成420×297mm幅面的书帖;再经二折滚筒沿C-C线完成第三折后,成为210×297mm的书帖,到此16页单帖折叠完成。其缺点是折页效率较低,并因此影响了整个印刷机的印刷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折页效率成倍增加的印刷机的折页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印刷机的折页装置,位于印刷机的印刷单元后部,包括初折单元,位于所述初折单元后的续折单元,位于所述续折单元后的收帖单元,所述初折单元包括:
将印刷完成的宽纸带沿前进方向分切成至少两条纸带的纵向分切单元;
分别将纵向分切后的纸带纵向对折的折页三角板,所述折页三角板的数量与分切纸带的数量相同;
单纸带挤压辊组,包括与分切纸带数量相同的挤压辊组,将各自折页三角板纵向对折后的纸带完全对折;
合并纸带挤压辊组,包括一对挤压辊,将多个单纸带挤压辊组对折后的纸带合并,且对折痕进一步挤压。
本发明,所述续折单元包括裁切滚筒,将合并后的纸带横向切断;
第一横折滚筒,将横向切断裁切的纸带从中间叼住并折页;
第二横折滚筒,将第一横折滚筒折页后的纸页从中间叼住并折页。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收帖单元包括位于第二横折滚筒后的传送带,和位于传送带尾端的集帖托盘。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纵向分切单元包括带动纸带前进的砧辊和纵向分切刀辊,所述纵向分切刀辊上设有环形分切刀。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增加了将印刷完成的纸带沿前进方向分切和折叠的初折单元,所述初折单元包括将印刷完成的宽纸带沿前进方向分切成至少两条纸带的纵向分切单元;分别将纵向分切后的纸带纵向对折的折页三角板,所述折页三角板的数量与分切纸带的数量相同;单纸带挤压辊组,包括与分切纸带数量相同的挤压辊组,将各自折页三角板纵向对折后的纸带完全对折;合并纸带挤压辊组,包括一对挤压辊,将多个单纸带挤压辊组对折后的纸带合并,且对折痕进一步挤压,从而使折叠的纸带的张数成倍增加,并因此使印刷机的工作效率成倍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印刷系统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纸带的折叠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纵向分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裁切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横折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横折滚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折叠完成的示意图;
图9是背景技术纸带的折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印刷单元按照纸带9前进的方向依次包括开卷单元1,前张力单元2,正面印刷单元3,反面印刷单元4,后张力单元5。其中纸带9继续前进而进入到折页装置的初折单元。
如图2、图4所示,折页装置包括将印刷完成的纸带沿前进方向分切的纵向分切单元,所述纵向分切单元包括带动纸带前进的砧辊7和纵向分切刀辊6;所述纵向分切刀辊6上设有一把环形分切刀,这样可把纸带纵向分切成两条纸带。
然后纵向分切成的两条纸带,分别进入折页三角板8,所述折页三角板8的数量为2块;
单纸带挤压辊组10,包括两对挤压辊,将折页三角板纵向对折后的纸带完全对折;
合并纸带挤压辊组11,包括一对挤压辊,将两个单纸带挤压辊组对折后的纸带合并,且对折痕进一步挤压;然后纸带进入续折单元。
所述续折单元包括裁切滚筒12,将合并后的纸带横向切断;第一横折滚筒13,将横向切断裁切的纸带从中间叼住并折页;第二横折滚筒14,将第一横折滚筒折页后的纸页从中间叼住并折页;
收帖单元,包括位于第二横折滚筒后的传送带15,和位于传送带尾端的集帖托盘16。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东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东航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5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特种填料的复合方法
- 下一篇:旋转无线智能型贯流换气装置及其换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