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质改良剂及在海水养殖池塘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5568.5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65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赵夕旦;董双林;王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5F11/02;A01K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底质 改良 海水 养殖 池塘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水养殖池塘的底质改良剂,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碱厂白泥制作的底质改良剂。
背景技术
目前,海水养殖池塘特别是精养高产池塘,由于大量的残饵、养殖生物的排泄物及水体中动植物尸体的沉积,往往在池底淤积一层很厚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在池底及泥层缺氧的情况下,进行无氧分解形成还原层,由于许多蛋白质分解不完全,会形成一些有毒的中间产物如组胺、尸胺、腐胺等强烈毒性物;含硫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等也具有毒性。这些物质在水下很难彻底进行氧化分解,所以使底泥呈一层黑臭的还原层,底质偏向酸性、还原性。而养殖池塘的大量水交换使沿岸底质向酸性、还原性底质转化,从而使养殖池塘及养殖池塘沿岸的底质生态失衡,其自净能力减小,大量的厌氧性微生物繁殖,导致致病菌形成优势菌群,养殖生物也染病逐渐死亡。解决该问题的一种主要方法是施加底质改良剂,一般的底质改良剂多采用生石灰、白云石、增氧剂等。底质改良剂中的碱性物质或无机碳酸盐矿物与水体中的酸性有机物起中和反应,从而提高底质的pH值,破坏致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达到改良环境的目的。如申请号为02129886.6名称为“沿岸海底土及水质的改善剂”的专利采用白云石、贝粉、消石灰或生石灰制成。但白云石及生石灰、消石灰等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须购买才能使用。申请号为03126702.5名称为“一种养殖池塘底质生态环境的改良剂及具使用方法”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底质改良剂,其组分有壳聚糖、黄腐酸、腐殖酸钠和膨润上,优点是对微生物、养殖生物有促进作用,缺点为不适合用于有机物较多的养殖池塘(如多年未清塘的池塘),无法提高底质的pH值及氧化还原电位,故对这些池塘的改良效果不佳。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纯碱生产国,氨碱法制纯碱的产量占我国目前纯碱总产量的65%以上。该方法的最大缺点是原盐利用率低:每生产1吨纯碱要向外排放约9~11m3的废液和废渣,其中含固体废渣200~300kg;此外还要排出一次、二次盐泥0.5~0.6m3,其中含固体废渣约100~110kg。纯碱厂排放的废弃物中的上清液目前基本上可回收生产氯化钙和副产工业精盐,但通称“白泥”的废渣治理和综合利用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白泥化学成分为无毒的无机盐和无机化合物如含60%~80%的CaCO3、CaSO4、Mg(OH)2(还含有少量的Al2O3、Fe2O3、SiO2等)及12%~22%的易溶性盐如CaCl2、NaCl等,见表1。化学分析结果表明,白泥中重金属汞、铬、铜、铅、砷、镉等均未检测出其含量,证明该碱渣中不含有毒重金属。
表1白泥的主要化学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55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