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066.6 | 申请日: | 2008-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6526A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君;冯桂文;王伟;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006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源 网络 铁路 网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铁路运力逐年提高,对铁路专网的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部分旧的铁路线路仍采用铜线作为传输介质,信息传输带宽和传输距离受限(现在常用的SHDSL对称传输系统,在0.9mm线径的铜线上传输2Mb/S带宽的信息仅能传输13Km左右,传输带宽4~5Mb/s时,距离仅为几公里),信号传输质量不稳定,对于站间距离较大的区段,需设多个有源站。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老化严重,维护费用很高。对这些铁路信息通信线路实施光缆改造,已迫在眉睫。
目前,一些铁路线路采用GSMR系统组成铁路专网通信,这种方式投资成本高,而且带宽有限,传输动态应急图像时带宽有限。有一些铺设了光纤的铁路端,光缆一般也只用于铁路站点之间信息传输,日常巡线以及应急通信等基本上还没有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目前基于双绞线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维护成本高,带宽有限,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等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可提供足够带宽,满足实际使用等优点的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其结构为:它包括3条光纤,1条为主干线路,用于相邻站点之间交换及传输设备的连接,另外2条每隔2Km设置接线柱监测点,放置无源光耦合器,实现铁路巡线电话及应急通信设备的接入。在站点设备至各接线柱监测点的方向采用1个波长广播的方式;而在接线柱监测点至站点设备的方向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允许几个接线柱监测点同时与站点设备通信。
所述站点设备包括波分复用器,在波分复用器与音频、视频数据处理模块间有一个光线路发送模块,若干个光线路接收模块,音频、视频数据处理模块将以太网数据信号、视频信号、音频信号落地。
所述铁路巡线电话经无源光耦合器接入光线路,经站点设备的若干个FXO接口接至程控电话交换机,从而实现电话巡线。
所述应急通信设备由无源光耦合器接入光线路,经相邻的站点设备处理后,由各站点设备的交换及传输设备中的光传输设备中继传输后到达应急指挥中心设备,在应急指挥中心设备中恢复出音频、视频及数据信号。
所述应急指挥中心设备包括以太网交换机,它通过以太网与视频服务器连接,同时经过软交换设备、中继网关接至程控交换机;同时以太网交换机还直接传送以太网数据。
所述交换及传输设备包括3层以太网交换机,光纤收发器或SDH传输设备。
本发明的基于无源光网络的铁路专网通信系统,其接线柱监测点采用无源光耦合器,在站点至各接线柱监测点的方向采用1个波长广播的方式;而在接线柱监测点至站点的方向可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允许几个接线柱监测点同时与站点设备通信。40Km区段无需有源中继,80Km区段只需1个有源中继站。应用于铁路巡线电话应用及应急通信应用。
本发明采用无源光网络及波分复用技术,在每个接线柱监测点放置无源光耦合器,两个接线柱监测点之间的距离为2Km,这样在40Km区段上有19个光耦合器,在80Km区段上有39个光耦合器。通信时,在站点至各接线柱监测点的方向采用1个波长广播的方式;而在接线柱监测点至站点的方向可采用波分复用的方式,允许几个接线柱监测点同时与站点设备通信。
对于40Km区段,有19个耦合器,若采用分光比为90/10的耦合器,则最后1个光耦合器至站间设备19个光耦合器的总插入损耗为19×0.62=11.78dB,设备由分光比为10的臂接入的插入损耗为:12dB,40Km光纤的损耗40×0.3=12dB。总损耗为:11.78+12+12=35.78dB。若站点设备和接线柱监测点的设备均采用DFB的光模块,则发射功率可达+2dBm,在传输速率为125Mb/S时光接收(PIN/FET)模块的接收灵敏度可达-38dBm,由此可见在40Km的区段上无需使用有源中继站。对于大于40Km的区段,需使用有源中继站,由于区段距离不会大于80Km,所以最多只需1个有源中继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系统构成简单,成本较低,可提供足够带宽,满足目前铁路专网升级改造实际需要。40Km区段无需有源中继站,80Km区段仅需1个有源中继站,实施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原理框图;
图2为站点设备原理框图;
图3为巡线电话应用原理框图;
图4为应急通信应用原理框图;
图5为应急通信指挥中心设备结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0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