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810017428.1 | 申请日: | 2008-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55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沈一丁;李小瑞;李刚辉;费贵强;王海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D21F11/12 | 分类号: | D21F11/12;D21H17/28;D21H17/55;D21H17/29;D21H17/5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21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强 瓦楞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造纸化学品制备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瓦楞原纸是用于制作瓦楞纸箱的重要原料纸,其主要作用是当瓦楞纸箱承受应变的情况下,能将两面的箱纸板分开,以使纸板保持最大的厚度,从而使纸板得到最大的惯性力矩。因此,环压强度是瓦楞原纸最重要的质量要求。目前,国内用于生产瓦楞原纸所使用的环压增强剂主要有淀粉类、聚丙烯酰胺类、共聚乳液型增强剂及壳聚糖类增强剂。但这些环压增强剂的应用效果不理想,致使所制备的瓦楞纸制品档次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工艺简单,且能够明显提高环压强度的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首先在瓦楞纸浆中添加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非离子环氧树脂,最后加入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瓦楞纸浆、淀粉、非离子环氧树脂和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0.01-5∶0.01-5∶0.01-0.3。
本发明的瓦楞纸浆包括未漂化学纸浆、半化学浆或OCC废纸浆;淀粉包括原淀粉、阳离子淀粉或氧化淀粉;非离子环氧树脂是指水溶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或粒子半径为20nm-2μm的水乳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聚丙烯酰胺采用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万-2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或阴离子聚丙烯酰胺。
本发明使用的是一种从结构和特性上都不同于目前广泛采用的环压增强剂的组分,是由大量苯环结构和环氧基团组成。苯环结构能够赋予环压增强剂很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进而明显提高瓦楞原纸的环压强度;同时,环氧基团的交联作用可使纸纤维之间存在强有力的共价键结合,使得瓦楞原纸具有一定的湿强度。本发明应用于定量为220g/m2的瓦楞原纸时,与空白试样相比,环压强度可提高60%以上,甚至可达到240%,而湿强度可提高1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首先在未漂化学纸浆中添加原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溶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最后加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未漂化学纸浆、原淀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0.01∶5∶0.01。
实施例2:首先在未漂化学纸浆中添加原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水溶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最后加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万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未漂化学纸浆、原淀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和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0.1∶2∶0.1。
实施例3:首先在半化学浆中添加阳离子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粒子半径为20nm-2μm的水乳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最后加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0万的非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半化学浆、阳离子淀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非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1∶1∶0.2。
实施例4:首先在半化学浆中添加阳离子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粒子半径为20nm-2μm的水乳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最后加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0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半化学浆、阳离子淀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3∶0.1∶0.3。
实施例5:首先在OCC废纸浆中添加氧化淀粉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粒子半径为20nm-2μm的水乳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最后加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0万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搅拌均匀即可进行抄造高环压强度瓦楞原纸,其中OCC废纸浆、氧化淀粉、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100∶5∶0.01∶0.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10017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